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為何會長牙?

核心提示:孩子出生時就存在的牙齒, 被稱為“誕生牙”;出生後1個月內, 就有乳牙萌出, 稱為“新生牙”。 目前對於這些異常出牙情況的發生原因還不是很清楚, 不過由於誕生牙和新生牙有影響嬰兒哺乳及脫落後被嬰兒吸入氣管的危險, 所以常常被拔除。

據英國《都市日報》報導, 英國威爾士地區女嬰兒蘿絲縠斯米(Rose Esme)出生時竟長有兩顆門牙, 此事在醫學上發生的概率僅為三千分之一。 但據瞭解, 克洛伊的祖母也是生來就長有門牙,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隔代遺傳。

新生兒為何會有牙

孩子出生時就有牙齒萌出,

Advertisiment
稱為“誕生牙”。 出生後1個月內, 就有乳牙萌出, 稱為“新生牙”。 誕生牙和新生牙多見於下頜乳中切牙。 這些牙齒多數沒有牙根或牙根短小, 有的極度鬆動。

對於新生兒長牙的原因目前還不是很清楚, 有一種觀點認為是由於牙胚的位置離口腔粘膜過近, 導致牙齒過早萌出;也有人認為是牙胚周圍的牙囊太薄所致。

“誕生牙”如何處理

由於誕生牙和新生牙有影響嬰兒哺乳及脫落後被嬰兒吸入氣管的危險, 所以常常被拔除。 如果誕生牙和新生牙不鬆動或鬆動不明顯, 在吮乳時, 由於下切牙對舌系帶的摩擦造成舌系帶的創傷性潰瘍。 在此情況下, 可以改變餵養方式, 用湯匙餵養、調磨或拔除患牙。

一般出生後6個月長牙

孩子出生時,

Advertisiment
口腔內沒有牙齒, 出生後約6個月, 下頜中切牙開始萌出, 直到2歲半乳牙全部萌出。 寶寶出生後1年內(1.5個月~11個月)所有乳牙釉質礦化完成, 出生後2年內(6個月~24個月)所有乳牙萌出。 因此, 出生後1年內, 如果孩子出現全身或局部紊亂疾病, 將影響乳牙釉質的發育, 導致牙齒發育缺陷, 易患齲齒。

超1周歲仍未長牙需就醫

一般來說, 嬰兒在出生後約6個月長牙, 但是有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6個月還沒出牙, 這是異常嗎?

其實, 嬰兒出生後1年內, 萌出第一顆乳牙, 均屬正常範圍。 如果超過1周歲, 甚至1歲半後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 超過3周歲乳牙尚未全部萌出為乳牙遲萌。 此時需查找原因, 排除是否有“無牙畸形”。 個別乳牙萌出過遲較少見,

Advertisiment
全口或多數乳牙萌出過遲或萌出困難多與全身因素有關。 如佝僂病、甲狀腺功能低下以及營養缺乏等, 佝僂病患兒的乳牙能遲至出生後14~15個月才開始萌出, 並往往伴有牙齒發育缺陷。 遇到這種異常情況, 應進行臨床諮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