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特殊生理現象大揭密

初生嬰兒由於發育尚未完全成熟, 所以, 有許多特有的生理變化出現, 特別是在出生後的第一個星期。 這些變化都是正常的, 但是, 不瞭解的新媽媽碰到這些現象, 總難免會緊張害怕。 瞭解這些現象和變化, 可以幫助我們消除不必要的緊張, 充滿信心地度過這嶄新的第一個月。

1.體溫升高

新生兒的體溫一般維持在37℃左右, 但是, 哭了以後或者餵食後, 體溫會升高到37.5℃。 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情況, 有的寶寶在出生2~5天的時候, 體溫會莫名其妙地升高到38℃。 有人稱這種現象為暫時性發燒。 原因是由於寶寶體內水分不足所致,

Advertisiment
最好讓寶寶喝點奶和水, 體溫就會恢復正常。 另外, 大人給寶寶捂得太熱也會使寶寶體溫升高。

如果寶寶38℃的體溫一直不退, (或者相反的, 一直保持在35℃度以下)就要去醫院找醫生了。

2.出生2~5天, 體重減輕

寶寶出生後的2~5天裡, 體重會減輕, 這是因為大小便的排泄和呼吸的動作等都會消耗體內的水分, 而這個時候, 媽媽的乳汁分泌和寶寶的吸吮能力都還有待提高。 等到一周以後能正常進食了, 體重就不再減輕了。

如果這個時候輕率地讓寶寶改喝牛奶, 體重當然會很快增加, 但這需要媽媽認真考慮了。 養育寶寶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增加體重, 對嬰兒來說, 沒有比更理想的營養了。

3.大便的顏色從暗綠變成黑褐色再變成黃色

Advertisiment

寶寶出生2天內, 大便的顏色會呈現暗綠或者黑褐色, 這就是所謂的"胎便"。 這是因為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的時候, 吃下了羊水和腸黏膜, 出生後就會排出這種黑不溜秋或者發綠的大便。 大約5~6天以後, 就會變成普通的土黃色。

新生兒的排便情況總是不那麼穩定, 有時候會拉稀, 有時候會有顆粒狀的大便排出來, 只要寶寶能吃能睡, 情緒正常, 媽媽就不必擔心。

4.小便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