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產傷的症狀有哪些?

如何確定寶寶有新生兒產傷?有一些常見的症狀可以用來判斷。 不同類型的產傷, 具體的症狀表現有所不同, 接下來小編帶你看不同情況下的症狀。

新生兒產傷的症狀有哪些?

1.新生兒顱內出血

(1)硬腦膜上血腫

最常見的原因是由於中腦膜動脈的線性顱骨骨折導致, 它的主要症狀為新生兒抽搐、顱內壓過高、前囟門突出以及眼球出現偏向。 此時醫生會做緊急外科手術, 以免出現其它更嚴重的併發症。

(2)硬腦膜下血腫

它主要是因為靜脈或靜脈竇出現斷裂的情況, 症狀和腦幹受壓迫的症狀相似:眼球偏向一旁、陷入昏迷、瞳孔大小不對稱、角弓反張。

Advertisiment
醫生會通過電腦做斷層掃描檢查, 並且做緊急外科手術, 而且即使是做過正確治療, 也有約20%-25%的寶寶會有水腦、抽搐等後遺症。

(3)蜘蛛膜下腔出血

它是顱內出血問題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 大多是因為外傷或者是缺氧導致的。 目前臨床表現為抽搐、神志不清、焦躁不安、呼吸暫停等等。

2.新生兒臍帶出血

臍帶在寶寶出生之後, 就會及時剪斷同時做相應的結紮處理, 此時臍帶殘端的血管是堵住的。 寶寶如果頻繁哭鬧, 那麼他的腹內壓強就會變高, 此時臍帶血管口部分開放, 流出少量的血。 這時可以用酒精擦去血跡, 然後用消毒紗布覆蓋好臍部, 一般過幾天它就就自行癒合了。

Advertisiment

3.新生兒產瘤

它就是因為生產時間過長或者是產婦骨盆過小, 而導致頭部先露部位的軟組織受到壓迫而出現的水腫。 如果是頭先露的新生兒, 那麼大多出現在頂部, 可以能會超過骨縫, 按壓時很柔軟。 這種水腫會隨著日常的血液迴圈逐漸散去, 一般只需要幾天時間。

4.新生兒頭顱血腫

順產時, 胎頭在經過反復擠壓後, 可能會造成骨膜下血管發生破裂, 這種出血情況也就是頭顱血腫。 生產過程中用了產鉗, 或者是胎兒的胎位異常、頭盆不對稱, 都可能導致這一情況的發生。 一般出生以後的幾小時到幾天內出現腫塊, 並且越來越大, 病情嚴重者, 醫生會在無菌環境下抽吸血腫, 並且加壓包紮幾天, 避免其它併發症出現。

Advertisiment

5.新生兒鎖骨骨折

它是比較常見的產傷性骨折, 大多因為胎位不正、分娩方法錯誤以及胎兒出生體重過重所致, 比如中肩部娩出、臀位產等等。 一般出現這種情況, 寶寶的上臂活動會減少並且不停哭鬧。 所以如果孩子哭鬧不止, 就要及時做檢查, 看看是否是鎖骨骨折, 並作相對應的處理。

6.新生兒臂叢神經麻痹

這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神經受損情況之一。 大多是因為難產、臀位產, 導致分娩困難而使臂叢神經受到拉傷。 根據胎兒手臂神經的受損位置的情況, 可以分為上臂型、中臂型以及下臂型。

新生兒產傷的症狀有哪些?相信你已經從以上的內容中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