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用藥易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藥物具有治療作用, 但也有損害健康的毒害作用, 醫學上稱作藥物的不良反應。 藥物對新生兒的不良反應, 與成年人相比不完全相同。 為使藥物發揮其最大的治療作用, 而又力避其害。 現將常用藥物對嬰兒的不良反應介紹如下, 以供育兒時參考用:

1、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維生素A、氨硫脲等, 可使嬰兒腦積液壓力增高, 甚至腦水腫;搶救新生兒呼吸功能紊亂用的山梗萊堿, 可引起運動性煩躁不安及一過性呼吸暫停;因為嬰兒鈣代謝旺盛, 故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則易引起手足搐搦症;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多黏菌素B等易使聽覺神經受損。

Advertisiment

2、嬰兒用強心藥——洋地黃, 如果用量偏大, 易引起毒性反應, 因為嬰兒的交感神經相對佔優勢, 心率比較快, 因此應用會使心率加快的藥物時要慎重。

3、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引起消化道潰瘍及胰腺炎等;應用氯丙嗪後, 容易引起麻痹性腸梗阻;無味紅黴素可引起膽汁有鬱積性黃疸;大劑量應用氯黴素、四環素、金黴素、新生黴素、呋喃素、氯丙嗪、苯巴比妥、異煙肼等藥物, 嬰兒比成人更易引起中毒性肝臟損害。

4、新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等對腎臟有一定損害, 應慎用;大劑量應用維生素D, 尤其在腎功能不良時, 也容易引起腎鈣化。

5、氯黴素會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胺類及水楊酸鹽等,

Advertisiment
會引起血小板減少, 伯氨基、磺胺類或大劑量青黴素, 可引起溶血性貧血;磺胺類、氯丙嗪、對氨基水楊酸、非那西汀等藥物, 易引發藥源性高鐵血紅蛋白血症。

長期應用四環素會使牙齒發黃、牙琺瑯質缺損;未成熟兒長期用四環素還可使骨骼生長停滯;磺胺類、抗生素、苯巴比妥等, 則可引起皮疹及病態反應。 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 則可使骨骼生長遲緩, 從而影響生長發育。 總之, 新生兒對藥物存在多方面的特殊反應, 藥物對新生兒也有與成人不完全相同的特殊毒性作用, 因此必須對藥物的治療作用與毒性全面瞭解, 謹慎使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