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發熱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症狀, 新生兒在熱環境下首先是皮膚血管擴張, 以後開始出汗, 汗珠先出現在前額, 兩側鬢角, 以後在胸部和大腿內側, 若不注意補充水分可致脫水, 引起高鈉血症, 高膽紅素血症, 如環境溫度增高過快, 可使新生兒每分通氣量減低或致呼吸暫停, 呼吸衰竭, 嚴重高熱可導致死亡, 存活者可致腦損傷。 如何預防新生兒發熱?
新生兒發熱有哪些症狀表現
1、一直哭鬧不停, 不管誰來安慰都沒有用。
2、很難被喚醒。
3、如果有人想觸碰或者移動孩子, 孩子就哭鬧。
4、脖子僵硬, 不靈活。
Advertisiment
5、手臂、大腿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出現不能控制的抽動、痙攣。
6、神志不清, 行動怪異(看見或聽見不存在的東西, 說些很奇怪的話或行動反常)。
7、呼吸時伴有雜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 並不住地流口水。
9、皮膚上出現紫色的斑點。
10、膚色灰白或呈暗藍色。
11、脈搏微弱卻快、急(不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脈搏超過160跳, 年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超過120跳)。
12、排尿時有灼燒或疼痛感。
13、腹瀉時大便中帶血。
各種感染使體溫升高, 除發熱外, 伴有感染中毒症狀, 如反應低下, 吃奶減少, 哭聲低弱, 面色發灰等等, 如為肺炎引起, 有氣急, 發紺, 嗆奶和口吐泡沫等。 如為臍部感染, 可發現臍炎等體征, 隨原發感染疾病不同, 有相應症狀和體征改變, 神經系統感染, 消化系統感染,
Advertisiment
小兒體溫超過41 時, 腦細胞就可能遭受損傷, 甚至出現抽搐, 並逐步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 發熱時人體營養物質的消耗增加, 加上食物的消化吸收困難, 長期下去可引起人體瘦, 蛋白質及維生素缺乏, 以及一系列的繼發性病變。 過高過久的發熱對人體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