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因為各種原因, 會出現各種讓媽媽擔憂慌張的現狀。 該怎麼?這成為媽媽們頭疼的疑問。 下面, 列舉了幾種現狀, 希望能給媽媽們帶來一些幫助。
夏天裡容易出現的問題
新生兒臍帶出血怎麼辦?
新生兒臍帶出血常分為兩種情況。
1.臍帶脫落後局部肉芽組織的滲血較為多見, 常繼發感染, 並伴有少量膿性分泌物。 可用1%硝酸銀燒灼肉芽組織, 或用1%碘酒消毒處理。 必要時可使用抗生素、維生素K等藥, 以利於儘快恢復。
2.臍動脈出血較少見, 由於臍帶粗大, 幹縮後線結松脫, 易致出血, 此種出血多在生後24小時內發生。
Advertisiment
如何護理皮膚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病因複雜的皮膚炎症, 是嬰兒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 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 病因一般認為與遺傳、過敏體質、神經功能及物理因素等有關。 護理不當, 如過多使用強鹼性肥皂、營養過剩、以及腸內異常發酵等也可引起本病。 母體雄激素通過胎盆傳給脂兒, 致使新生兒皮脂增多, 亦易致脂溢性濕疹。
皮膚生痱子怎麼辦?
在炎熱的夏天, 由於天熱及小兒大哭,
Advertisiment
1.炎熱的夏天應避免新生兒大哭, 置小兒于陰涼處, 以防出大汗。
2.用溫熱水及小兒專用香皂給寶寶洗澡。 待皮膚擦乾後, 再撲上少許嬰兒爽身粉, 始終保持皮膚乾燥。
3.如頭部生痱子, 可將頭毛全部剃掉, 以減少出汗。
4.如痱子形成小膿皰, 則須立即處理, 切不可用手隨意擠壓, 以防酸液擴散而引起全身感染, 或發生敗血症。 早期可用75%的酒精棉簽將小膿皰擦破後, 再添上0.5%碘酒或1%龍膽紫, 必要時還可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或清熱解毒藥。 如出現高熱、拒奶、精神萎靡、不哭等異常情況, 則可能發生敗血症, 這時必須立即予以相應的檢查及治療,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有些新生兒出生後不久, 在頭頂部前囪門部位即漸出現黑色鱗片狀融合在一起的硬癡, 不易去掉, 稱為“胎垢”。 這是由於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類物質堆集而成, 一般不癢, 對孩子健康無任何影響, 但看上去很髒, 而且新生兒自身亦可能會感到不舒適, 因此, 應該將其去掉。 最好的方法是用消毒過的植物油或石蠟油局部塗擦後予以包好,
Advertisiment
小編點評:夏天因為天氣炎熱而可能導致新生兒會產生一些問題, 但媽媽們只要對症做對方法, 也無需太過擔憂。 但如果實在是沒辦法自己解決, 最好立即帶著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診治, 才是上策。
各種讓人媽媽擔心的症狀
如何護理新生兒硬腫症?
新生兒硬腫症主要由寒冷、早產、感染、窒息缺氧等多種因素引起, 常發生在寒冷季節。 但如由於早產或感染等因素引起者, 亦可見於夏季。 主要表現為體溫低至31℃~35℃, 甚至26℃左右, 哭聲低或不哭, 不能吸吮, 動作少, 四肢發涼, 皮膚暗紅色或伴黃疽。 嚴重者蒼白或青紫, 皮膚及皮下組織變硬如硬橡皮樣。輕症病兒可在家中治療護理。以下是護理方面的幾個要點。
1. 複溫 採取逐漸複溫方式,切忌加溫過速導致病兒肺出血而死亡。一般輕者可用溫暖棉繈褓包裹,置24℃~26℃室溫中,加置熱水袋,熱水袋溫度一般為50℃左右漸升高至70℃左右為宜,逐漸複穩。每小時測體溫一次;重者可先置26℃~28℃室溫中,一小時後連同棉褪褓置入27℃~28℃暖箱中,每小時提高箱溫1℃,逐漸升至30℃”~32℃,使病兒皮膚濕度達到35C~36℃,每4小時測體溫一次。一般要求在12~24小時內使體溫逐漸恢復正常,並使體溫維持在36℃~37℃之間。
2.餵養 複溫至34℃時,為了供給寶寶足夠的熱量,應開始餵奶。如病兒虛弱、吸吮力差,則可用滴管餵奶或予以鼻飼餵奶,待吞咽功能恢復後可用小勺試喂母乳,或讓寶寶自己吸吮母乳。如一般狀況好轉,則可逐漸增加奶量。
3. 病兒硬腫的肢體常常活動受限,所以要勤給病兒翻身,以防局部壓傷或局部缺血而導致組織壞死。
4. 重症者可酌情輸血或血漿,以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
5.注意環境的衛生和用品的消毒,預防繼發感染及併發症的發生。促使病兒早日恢復健康。
新生兒頭顱血腫怎麼辦?
分娩時胎兒在子宮中,顱頂蓋和產婦骨盆間接地相摩擦,或因產道強韌而胎頭受壓,致使顱骨膜下的血管破裂,血液積于患處,形成頭顱血腫。
頭顱血腫一般不需治療,只須保護皮膚,使之不受感染。切不可穿刺抽血,因半凝固的血液既不易抽出,又易誘發感染,危險性極大。如偶爾血腫發生化膿感染,則應切開排膿、同時使用有效抗生素,儘快控制感染,以防止化膿性腦膜炎及敗血症的發生頭顱血腫較大時,有併發高膽紅素血症或核黃疸的可能,應及時輸新鮮血20~3Oml,同時使用維生素K1治療。
小編總結:新生兒從母腹出來,也許會帶著一些問題,或是後期日常生活中造成的某些原因,都是有方法解決,媽媽們應對其瞭解一二,才能在發生的時候不至於慌張而不知所措,從而錯過了處理的時機。但,如果實在無法自己解決的,建議還是上醫院由醫生診治較好。
皮膚及皮下組織變硬如硬橡皮樣。輕症病兒可在家中治療護理。以下是護理方面的幾個要點。1. 複溫 採取逐漸複溫方式,切忌加溫過速導致病兒肺出血而死亡。一般輕者可用溫暖棉繈褓包裹,置24℃~26℃室溫中,加置熱水袋,熱水袋溫度一般為50℃左右漸升高至70℃左右為宜,逐漸複穩。每小時測體溫一次;重者可先置26℃~28℃室溫中,一小時後連同棉褪褓置入27℃~28℃暖箱中,每小時提高箱溫1℃,逐漸升至30℃”~32℃,使病兒皮膚濕度達到35C~36℃,每4小時測體溫一次。一般要求在12~24小時內使體溫逐漸恢復正常,並使體溫維持在36℃~37℃之間。
2.餵養 複溫至34℃時,為了供給寶寶足夠的熱量,應開始餵奶。如病兒虛弱、吸吮力差,則可用滴管餵奶或予以鼻飼餵奶,待吞咽功能恢復後可用小勺試喂母乳,或讓寶寶自己吸吮母乳。如一般狀況好轉,則可逐漸增加奶量。
3. 病兒硬腫的肢體常常活動受限,所以要勤給病兒翻身,以防局部壓傷或局部缺血而導致組織壞死。
4. 重症者可酌情輸血或血漿,以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
5.注意環境的衛生和用品的消毒,預防繼發感染及併發症的發生。促使病兒早日恢復健康。
新生兒頭顱血腫怎麼辦?
分娩時胎兒在子宮中,顱頂蓋和產婦骨盆間接地相摩擦,或因產道強韌而胎頭受壓,致使顱骨膜下的血管破裂,血液積于患處,形成頭顱血腫。
頭顱血腫一般不需治療,只須保護皮膚,使之不受感染。切不可穿刺抽血,因半凝固的血液既不易抽出,又易誘發感染,危險性極大。如偶爾血腫發生化膿感染,則應切開排膿、同時使用有效抗生素,儘快控制感染,以防止化膿性腦膜炎及敗血症的發生頭顱血腫較大時,有併發高膽紅素血症或核黃疸的可能,應及時輸新鮮血20~3Oml,同時使用維生素K1治療。
小編總結:新生兒從母腹出來,也許會帶著一些問題,或是後期日常生活中造成的某些原因,都是有方法解決,媽媽們應對其瞭解一二,才能在發生的時候不至於慌張而不知所措,從而錯過了處理的時機。但,如果實在無法自己解決的,建議還是上醫院由醫生診治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