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胎兒分娩出臍帶結紮起至出生後28天為新生兒期。
眾所周知,
初生嬰兒脫離母體後適應外界能力差,
發病率高,
病死率較高。
因此,
如何照料好新生兒是年輕父母必修課。
眼睛
黃黃的眼屎多是新生兒常見問題。
不少長輩認為寶寶有“熱氣”,
其實多數是患上先天性淚囊炎。
究其原因,
眼屎多是由於細菌入侵到淚囊,
在淚囊中繁殖、化膿,
膿性物填滿整個淚囊,
無法往下排泄,
只有沿著淚囊、淚小管向上排到眼睛裡。
如果不及早治療,
有可能併發角膜炎,
角膜可能由黑變白形成白斑,
進而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
Advertisiment
面對寶寶眼屎多、流眼淚多等問題, 護理要點是做好寶寶所用物品的消毒工作, 保證寶寶所用物品的清潔衛生;媽媽、保姆要勤洗手, 並用乾淨的毛巾或手擦拭寶寶的眼部。 眼屎可用乾淨棉簽沾生理鹽水輕輕擦拭。
鼻腔
新生兒鼻腔粘膜腺體較為豐富, 每日大約分泌100~200毫升水分, 用於提高吸入空氣的濕度, 防止呼吸道粘膜乾燥, 維持鼻腔粘膜纖毛的正常運動。 對於生理性流鼻涕的孩子, 媽媽不必緊張, 也不需要看醫生。 只要及時幫助清除流在嘴上的鼻涕, 平時給小孩備用1~2條手帕, 教會孩子擦乾淨鼻涕, 擦鼻涕後可用濕熱毛巾捂一下, 塗上潤膚霜, 防止皮膚皸裂疼痛。
Advertisiment
臨床上, “傷風感冒”導致小寶寶鼻涕水流過不停的情況最多見, 患兒鼻涕由初期水樣演變至後期的黏液性或膿液性。 由於鼻塞, 患兒多改用口呼吸, 同時伴有發燒、咳嗽、咽喉痛等症狀。 鼻塞也可由過敏引起, 鼻涕為黃色可能感染了病毒;如寶寶鼻涕中會有血絲, 應及時看兒科醫生。
從胎兒分娩出臍帶結紮起至出生後28天為新生兒期。 眾所周知, 初生嬰兒脫離母體後適應外界能力差, 發病率高, 病死率較高。 因此,
Advertisiment
口腔
新生兒的口腔粘膜十分柔嫩, 血管豐富, 唾液腺的功能發育尚未成熟, 口腔粘膜較乾燥易受損傷, 細菌很容易從破損的粘膜侵入, 而發生口腔炎。 細心的媽媽常會發現, 在新生兒的牙床上會看見一些凸起的黃白色的小斑點, 俗稱“馬牙”。 這是胚胎發育過程中一種上皮細胞堆集而成的角化上皮珠, 屬於正常現象, 醫學上稱為。 上皮細胞珠”, 新生兒長馬牙一般不伴有任何症狀, 不需治療, 在數周內可自行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 年輕媽媽千萬不要用針去挑破, 更不能用未經消毒的布擦, 否則很可能使細菌從破損處侵入, 引起口腔炎症, 細菌在此處繁殖後會進入血液迴圈中, 嚴重的可能引起新生兒敗血症。
Advertisiment
耳朵
大人給新生兒洗澡時, 如不小心洗澡水會進入耳朵內, 液體常在中耳積聚;另一種情況是新生兒感冒後, 有些液體常在中耳積聚, 如果細菌感染這些積聚的液體, 引起耳朵疼痛。 寶寶哭叫不安、發熱等症狀, 容易導致急性中耳炎。 還有一些吃母乳的嬰兒, 由於母親餵奶姿勢不當或乳汁流出過急, 而嬰兒來不及吞咽, 乳汁可經咽鼓管進入中耳, 引起急性中耳炎。
對耳朵護理要點是, 保持外耳道乾燥, 避免進水。 如果耳朵已進水或患上中耳炎, 媽媽學會用煤芯繩(或紗布條)來吸幹耳道也很重要。 方法是:
1 滾動一清潔、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
Advertisiment
2 將燈芯繩放進小兒的耳朵裡。
3 燈芯繩潮濕時將它撤出。
4 再用一清潔的燈芯繩來做替換。 每天至少3次重複進行這些步驟, 直至耳朵不再弄濕並且沒有膿液從耳中流出為止(通常需7—10天)。
從胎兒分娩出臍帶結紮起至出生後28天為新生兒期。 眾所周知, 初生嬰兒脫離母體後適應外界能力差, 發病率高, 病死率較高。 因此, 如何照料好新生兒是年輕父母必修課。
肚臍眼 (肚臍眼並不屬人的五官, 讎月子內。 它的護理對寶寶至關重要。 所以我們也把它納為其中。 )
新生兒一旦降臨人世同, 與母體相連的臍帶即失去它特有的功能。 當臍帶結紮後供血中斷,存留體表的殘端形成創面,如不能給予恰當護理將成為感染的門戶,值得年輕父母引起高度重視。新生兒臍帶護理要點是:
1 臍部殘端應保持清潔乾燥,每天用75%酒精溶液消毒臍部一次;
2 寶寶衣物及尿布須常換洗曬燙,禁用換下衣服及尿布等髒物擦洗或覆蓋臍部;
3 摒除傳統不良習俗——用艾葉或髒布包裹臍部;
4 臍帶殘端周圍皮膚發紅、腫脹和觸痛,見有黃色或白色膿液排出,為新生兒臍帶感染徵象,應及時送醫院診治。以免併發敗血症和新生兒破傷風。 當臍帶結紮後供血中斷,存留體表的殘端形成創面,如不能給予恰當護理將成為感染的門戶,值得年輕父母引起高度重視。新生兒臍帶護理要點是:
1 臍部殘端應保持清潔乾燥,每天用75%酒精溶液消毒臍部一次;
2 寶寶衣物及尿布須常換洗曬燙,禁用換下衣服及尿布等髒物擦洗或覆蓋臍部;
3 摒除傳統不良習俗——用艾葉或髒布包裹臍部;
4 臍帶殘端周圍皮膚發紅、腫脹和觸痛,見有黃色或白色膿液排出,為新生兒臍帶感染徵象,應及時送醫院診治。以免併發敗血症和新生兒破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