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的第一口奶必須知道的事

十個月的漫長等待, 寶寶終於來到了, 新媽媽都興奮不已, 開始為寶寶的餵養忙活著。 媽媽們都知道母乳是新生寶寶最好的食品, 因此媽媽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喂上母乳, 可是寶寶出生後該如何開始餵養呢?

孩子呱呱落地後, 最初最需要的食物便是母乳。 母乳能否成功餵養, 關係著孩子的健康, 也關係著媽媽們產後的護理, 媽媽們必須重視和關心。 那麼, 媽媽們要如何進行成功的母乳餵養呢?

一、“三早”餵奶: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分娩後寶寶的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是母嬰之間第一次的情感交流。

Advertisiment
但由於產後幾天的少乳期, 使許多母親喪失了餵養的信心。 如何使媽媽們堅持母乳餵養呢?這就需要媽媽們緊緊把握好母乳餵養的“時間關”了。

媽媽們需注意:

1、產前準備。 合理膳食、不偏食, 平衡營養以保證孕婦的需要, 維持母體正常代謝, 促進胎兒和乳☆禁☆房的發育, 為分娩和哺乳做好準備。 還有, 懷孕期間需進行乳☆禁☆房檢查, 發現乳☆禁☆頭內陷或平坦時及早糾正, 可經常按摩, 向外牽拉乳☆禁☆頭。

2、在出生後半小時內給予嬰兒早接觸、早吸吮, 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食物和飲料包括水。 這樣便能強化嬰兒的吸吮能力, 通過早吸吮刺激乳☆禁☆頭神經末梢傳入垂體前葉, 促使乳腺提早分泌乳汁, 提早充盈乳☆禁☆房, 保證新生兒能吃到足夠的母乳, 不添加任何代乳品。

Advertisiment

3、嬰兒在出生後最初的4—6個月應完全接受母乳餵養, 除有醫學指征的嬰兒以外。

二、哺乳姿勢, 怎麼舒服怎麼來

母親姿勢

1、體位舒適, 餵養 可採取不同姿勢, 重要的是讓母親心情愉快、體位舒適和全身肌肉鬆弛, 有益於乳汁排出。

2、母嬰必須緊密相貼, 無論嬰兒抱在哪一邊, 嬰兒的身體與母親身體應相貼。

3、防止嬰兒鼻部受壓, 須保持嬰兒頭和頸略微伸展, 以免鼻部壓入彈性乳☆禁☆房而影響呼吸。

4、母親手的正確姿勢:應將拇指和四指分別放在乳☆禁☆房上、下方, 托起整個乳☆禁☆房喂哺。 避免“剪刀式”夾托乳☆禁☆房(除非在奶流過急, 嬰兒有嗆溢時), 那樣會反向推乳腺組織, 阻礙嬰兒將大部分乳暈含入口內, 不利於充分擠壓乳竇內的乳汁。

Advertisiment

嬰兒姿勢

1、正確的含接姿勢, 每次喂哺先將乳☆禁☆頭觸及嬰兒口唇, 誘發覓食反射, 當嬰兒口張大、舌向下的一瞬間, 即將嬰兒靠向母親, 使其能大口地把乳暈也吸入口內。

2、嬰兒要躺舒服了, 嬰兒的嘴及下頜部緊貼乳☆禁☆房, 身體緊靠母親, 注意嬰兒不應該扭轉頭和脖子來吸乳, 他們的頭應該枕在母親前臂或者肘窩裡, 母親的前臂托住他們的背, 手托住屁股或者腿。

3、出現典型的頜部動作, 頜部肌肉緩慢而有力, 伴有節律地向後做伸展運動, 直至耳部。 如出現兩面頰向內縮的動作, 說明嬰兒含接姿勢不正確, 一旦發現寶寶的銜乳方式不對, 應該用小手指伸進寶寶下唇和乳☆禁☆房之間, 斷開銜接, 重新來過。

三、最好母子同室, 力爭做到頻繁哺乳

Advertisiment

最理想的情況是出生後媽媽和寶寶同室相處, 不必依靠護士定時定點地把孩子抱過來, 而是任何時候都可以餵奶。 寶寶頻繁的吸吮有助於乳汁的分泌。 吸吮得越勤, 乳汁分泌得越旺盛。 若是寶寶適應了奶嘴的輕而易舉, 那麼對母體和寶寶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媽媽們需注意:

1、不使用奶瓶, 奶嘴和安慰奶嘴, 按需哺乳能保證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滿足新生兒的口欲及心理需要。 嬰兒頻繁有效的吸吮, 有助於刺激泌乳素的分泌, 加速產後子宮的復舊, 並有效預防奶脹。

2、除有醫學指征的嬰兒以外, 父母或者老人都應儘量不要給新生兒喝葡萄糖水, 喂上奶粉, 或者找其他代乳品添加物滿足寶寶的胃口以及吸吮要求。

Advertisiment

3、如新生兒脫水或低血糖必須喂一些代乳品時, 一定要讓寶寶先吸吮媽媽的乳☆禁☆頭, 然後再喂糖水或奶粉。 可以在寶寶吮吸媽媽乳☆禁☆頭的同時, 一小袋代乳品通過一根細小的管子緩緩流入寶寶口中, 而這也是為了讓寶寶養成習慣——必須經過吸吮的努力, 才能吃到東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