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腹瀉怎麼辦_新生兒的腹瀉原因

養生之道網導讀:

新生兒的腹瀉怎麼辦?腹瀉對成人來說不是什麼大病, 但對於水分占體重80%的新生兒來說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疾病。 那麼, 新生兒的腹瀉怎麼辦?下面養生之道小編就來介紹下吧。

Advertisiment

腹瀉對成人來說不是什麼大病, 但對於水分占體重80%的新生兒來說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疾病。 一般來說, 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很少發生腹瀉, 這是因為母乳不僅營養成分比例恰當, 適合於新生兒的需要, 而且其中含有多種抗體可以防止腹瀉的發生。 人工餵養的新生兒, 常因牛奶放置時間過長、變質或食具消毒不嚴而造成消化道感染, 導致腹瀉的發生。 另外, 氣候驟變, 牛奶或奶粉沖配不當造成新生兒消化道功能紊亂, 發生腹瀉。

輕度的腹瀉, 大便為黃綠色, 可帶有少量黏液, 有酸臭味, 呈薄糊狀, 每天大便約十次以下。 如果大便次數增多, 每天多達十次以上,

Advertisiment
症狀就會加重, 出現明顯脫水, 小兒哭聲低微, 體重銳減、尿少等。 如不及時治療還會出現水與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等嚴重症狀。 所以新生兒發生腹瀉時, 切不可輕視, 應及時治療。

初生兒腹瀉護理方法

生理性稀便

剛為人父母的寶爸寶媽很關心寶寶的健康,看到寶寶便稀就擔心是腹瀉,有時較稀薄的大便並非腹瀉。 新生兒剛出生腸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 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色黃,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

症狀: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色黃。

餵養不當

有的寶媽生完小孩後由於一些原因奶水不足,只能讓新生兒喝奶粉,由於給新生兒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加糖過多、奶液過涼、天氣炎熱時給寶寶斷奶,或過早添加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會容易引起寶寶的腹瀉。

Advertisiment

症狀:大便含泡沫,帶有酸味或腐爛味,有時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 常伴有嘔吐、哭鬧。

食物過敏

大約2%~7%的寶寶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兒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症狀:使用牛奶或奶粉餵養後有難治性、非感染性腹瀉超過兩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絲,伴隨皮膚濕疹、蕁麻疹、氣喘等症狀。

感冒著涼

在寶寶患感冒或著涼時常伴有腹瀉症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造成腹瀉的罪魁禍首——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

Advertisiment
痊癒了。 如果擔心寶寶會出現脫水症狀,應適當給予口服補液。

症狀:伴隨著感冒症狀會出現腹瀉。

病毒或細菌感染

最常報告的病因包括一些細菌(如大腸桿菌,沙門菌,空腸彎麴菌)和病毒,特別是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 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約占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的70%~80%。 2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最多,尤其是6個月—7歲的嬰兒。 傳染性很強,能在家庭、幼托及兒科病房流行。 發病時伴有嘔吐發熱,若不及時處理可出現脫水症狀,因此要格外注意。

症狀:大便呈黃稀水樣或蛋花湯樣,量多,無膿血,應考慮輪狀病毒感染。 若大便含黏液膿血,應考慮細菌性腸炎。

新生兒腹瀉怎麼辦

Advertisiment

定時、定量餵養。 按時逐步增添輔食,但不宜過早、過多添加澱粉類或脂肪類食物,也不宜突然改變輔食的種類。 可以給寶寶加喂些蘋果汁和胡蘿蔔水,以達到收斂腸道內過多水分的目的。

母乳餵養母親要注意飲食, 避免寒涼食物攝入, 並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 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 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 容易消化, 富於營養, 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 不易消化, 必要時母親可在餵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 先飲一大杯開水, 稀釋乳汁, 然後再給孩子哺乳, 這樣會有很好的效果。 但若孩子腹瀉症狀比較重應及時化驗以下大便, 以明確原因, 並積極進行相應的治療。

轉奶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切忌速戰速決。 一般轉奶需要2周的時間,第一次轉奶應從每天的中間餐數開始,然後每隔幾天增加一次轉奶的餐數,直到完全轉為新的奶粉。考慮到寶寶的體質各不相同,轉奶的步驟也可因人而宜,酌情調整。

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便便後,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肛周,勤換尿布,及時處理糞便並洗手消毒,以免重複感染。同時加強體格鍛煉,預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如果是在母乳轉換配方奶粉的過程中出現情況,應注意觀察餵食配方奶粉嬰兒的大便,通常呈糊狀或條狀軟便,顏色有黃色,也有綠色。一般來說,每一個寶寶便便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只要寶寶的飲食、生活起居正常,生長發育一直很好,父母不必為寶寶排便的次數、形狀及顏色太過於操心。

一旦出現水樣的便便,應提防輪狀病毒性腹瀉,又稱秋季腹瀉,是一種好發於秋季的感染性腸炎,絕大多數患兒是因為感染了輪狀病毒後才發病的。此病是一種自限疾病,病程3-8天,主要治療是補液和抗病毒以及對症治療。

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父母可適當調整寶寶的飲食,減少澱粉或糖類食物的攝入。

腹瀉常見的嬰兒疾病,寶媽們不要過於擔心,只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找到原因,合理調整飲食,恰當護理,好好調整,寶寶在2—3周內自然會恢復。

一般轉奶需要2周的時間,第一次轉奶應從每天的中間餐數開始,然後每隔幾天增加一次轉奶的餐數,直到完全轉為新的奶粉。考慮到寶寶的體質各不相同,轉奶的步驟也可因人而宜,酌情調整。

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便便後,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肛周,勤換尿布,及時處理糞便並洗手消毒,以免重複感染。同時加強體格鍛煉,預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如果是在母乳轉換配方奶粉的過程中出現情況,應注意觀察餵食配方奶粉嬰兒的大便,通常呈糊狀或條狀軟便,顏色有黃色,也有綠色。一般來說,每一個寶寶便便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只要寶寶的飲食、生活起居正常,生長發育一直很好,父母不必為寶寶排便的次數、形狀及顏色太過於操心。

一旦出現水樣的便便,應提防輪狀病毒性腹瀉,又稱秋季腹瀉,是一種好發於秋季的感染性腸炎,絕大多數患兒是因為感染了輪狀病毒後才發病的。此病是一種自限疾病,病程3-8天,主要治療是補液和抗病毒以及對症治療。

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父母可適當調整寶寶的飲食,減少澱粉或糖類食物的攝入。

腹瀉常見的嬰兒疾病,寶媽們不要過於擔心,只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找到原因,合理調整飲食,恰當護理,好好調整,寶寶在2—3周內自然會恢復。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新生兒6天母乳不夠,昨晚喝了點奶粉,腹瀉怎麼辦?

    您好,小兒腹瀉可由多病原引起。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和便質改變等,同時患兒可能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脫水等症狀。感染輪狀病毒、致病性大腸桿菌、寄生蟲、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過敏、餵養不當及等都有... [詳細答案]

  • 1回答

    新生兒發熱應怎麼辦?

    發熱是人體對疾病的防禦機制之一,是機體對外來物質的一種排斥反應,這些外來物質通常是病原微生物。機體通過發燒來限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對機體而言這應該是一個良性的症狀,發熱可以限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所以...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支氣管肺炎腹瀉怎麼辦,要不要打針,

    你好,針對你的描述,孩子的情況是比較嚴重的,建議最好是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明確具體的情況,積極對症治療了,一般都需要輸液治療的。治療期間需要給孩子多喝水,防止脫水,飲食要清淡。 [詳細答案]

  • 2回答

    新生兒腸梗阻怎麼辦?

    腸梗阻可分為缺血性和動力性,應該到醫院檢查和治療 ,機械性腸梗阻的治療以手術為主,特別是一些先天性腸道畸形,如先天腸道閉鎖,必須及時手術,但有些疾病如腸套疊,絕大多數可經氣灌腸得到治療,又如粘連性腸...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厭食引起的饑餓性腹瀉怎麼辦?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孩子的情況很有可能是腸道菌體紊亂導致的,建議你可以給孩子吃思密達調理一下,同時給孩子多喝水,防止脫水,必要的時候需要到醫院做詳細的大便常規檢查,明確具體的情況,積極對症治療了。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