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皮下壞疽是怎麼回事

新生兒的皮膚薄嫩, 局部皮膚在冬季又易受壓, 不易保持清潔, 故細菌容易從皮膚受損處侵入, 引起感染。 由於新生兒免疫防禦功能較差(例如免疫球蛋白缺少和中性粒細胞活動能力低), 新生兒皮下壞疽發病急, 病變擴展迅速, 如不及時進行積極治療, 可以併發敗血症、支氣管炎和肺膿腫等, 故其死亡率較高。

病因
新生兒皮膚防禦能力及對炎症的反應均差, 淋巴結屏障功能也不完善, 極易受細菌感染而發生皮下壞疽。 新生兒長期仰臥位, 被服的磨擦、大小便浸漬或哭鬧躁動等都可誘發局部皮膚損傷,
Advertisiment
使細菌得以侵入。 感染的細菌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亦可偶為綠膿桿菌、草綠色鏈球菌等。 併發敗血症時, 血培養可得陽性結果。
臨床表現
病兒首先表現為發熱、哭鬧和拒食, 甚至有昏睡。 開始, 局部皮膚發紅, 稍有腫脹, 界限不清;捫按病變部位, 可以感到質地較堅, 發紅, 皮膚受壓後顏色變白。 在數小時內, 病變即可迅速擴展, 皮膚變軟, 中央部位顏色轉為暗紅。 由於皮下組織液化而形成的膿液不多, 觸診有皮膚下空虛、皮膚漂浮的感覺。 但膿液積聚較多時, 也可出現“波動”。 最後, 因皮膚和皮下的血管內血栓形成, 皮膚出現壞死。 在一部分病兒, 局部皮膚出現多個水泡, 並逐漸融合, 內容物轉為血性液體;中央部皮膚變黑, 出現逐漸增大的壞死區。
Advertisiment

檢查
1.體格檢查
進行仔細全面的身體檢查, 尤其是腰、骶、臀、背等受壓部位。 發現局部皮膚有邊界不清的紅腫時, 應立即就醫。
2.病史
詢問是否有身體局部長時間受壓或尿糞浸泡史、與不潔物品接觸史或與呼吸道感染者接觸史等。
3.局部特徵性表現
身體受壓或尿、糞浸濕部位皮膚有界限不清的紅、腫、硬, 伴有發熱及行為異常。 或出現皮膚暗紅, 觸及皮膚有漂浮感, 或皮膚下空虛感。
鑒別診斷
注意與尿布疹和硬皮病作鑒別。 尿布疹的皮膚紅不腫, 硬皮病的皮膚腫而不紅, 兩者都無感染的全身症狀。
治療
診斷一旦明確, 即作多處切口引流, 常可控制病變的進一步發展。 每個切口長約1cm。 如有壞死出現, 應隨時將壞死皮膚切除。
Advertisiment
術後應經常換藥, 保持引流通暢;待創面清潔後, 及早作植皮術。 全身應用青黴素等抗菌藥物。 此外, 還應加強全身支持療法, 以提高病兒的抵抗力和促使傷口癒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