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硬腫癥的臨床表現是什么?

新生兒硬腫癥是皮膚、皮下脂肪變硬、兼有水腫為特點的一組癥候群。

臨床表現多發生在生后1周內嬰兒, 在寒冷季節多見。 主要表現為:
①低體溫:全身冰涼, 體溫35~C, 重癥30cC。

②硬腫:皮膚不易揭起, 嚴重時皮膚猶如硬橡皮, 皮膚呈紫紅色或蠟黃。 多發部位依次為下肢、臀部、面頰、上肢、背胸腹等部位。

③器官損害:開始常不吃、不哭等反應低下, 隨病可伴有循環障礙、DIC、急性腎衰竭、肺出血及酸堿、水電解質失衡等。

新生兒硬腫癥治療原則的主要環節是復溫, 目的是通過提高環境溫度, 以恢復和保持正常體溫。

若肛溫300C, 腋溫-肛溫(1-R)0,
Advertisiment
可通過減少散熱使體溫回升。 將患兒置于預熱的暖箱中, 一般612小時內可恢復正常。

若肛溫30~C, 多數患兒TA.R0, 應將患兒置于箱溫比肛溫高1-2~C的暖箱中加溫。 每小時提高箱溫0.5~1℃, 在12~24小時內恢復正常。

若無上述條件, 也可采用溫水浴、熱水袋、火炕、電熱毯或母親將患兒抱在懷中復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