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窒息復蘇後如何護理

新生兒窒息復蘇後如何護理?新生兒窒息復蘇後可能出現反復的情況, 良好的護理對促進病情好轉有重要意義。

1、一般護理將窒息患兒列為護理重點, 必要時派專人進行護理。 由於新生兒窒息時呼吸功能障礙,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新生兒常常反應低下, 無力將痰咳出, 表現為紫紺加重、呼吸不規則或暫停。 因此護理就顯得格外重要, 及時吸痰是保證呼吸通暢、防止窒息的必要措施。 吸痰時要避免過分刺激, 因新生兒口腔黏膜柔嫩, 血管豐富, 易被損傷而導致口腔感染。 故吸痰時動作要輕, 經常變換導管方向,
Advertisiment
分泌物要吸淨, 導管切忌插入太深, 以免刺激咽喉壁引起反射性咳嗽、嘔吐。 另外要經常翻身, 變換體位, 促使痰液快速排出。 同時, 保證病室安靜, 調整好病室的溫度、濕度及搞好消毒隔離工作。 密切觀察患兒的呼吸、心音、面色、尿量、末梢迴圈及周圍神經反射等情況並做好記錄。 2、給氧一般可持續給氧3~6h, 氧濃度為30%~40%, 適當控制氧流量, 最好把氧濕化後再吸入, 或至新生兒恢復正常呼吸面色轉紅後30min停止給氧。 另外, 出院時應經眼科醫生檢查。 3、糾正酸中毒和擴容新生兒窒息後, 由於二氧化碳瀦留和乳酸堆積, 常導致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謝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只要加強通氣, 促進二氧化碳的排出即可得到糾正。 而代謝性酸中毒則必須給予鹼性藥物方能糾正。
Advertisiment
4、保暖最好將患兒裸☆禁☆體置於暖箱中, 並根據新生兒出生體重大小調整好暖箱的溫度與濕度。 基層無暖箱條件者應想辦法提高病室溫度, 使之維持在27℃~31℃, 另可使用熱水袋等保暖, 但要防止燙傷患兒, 醫護人員在檢查患兒時, 手、聽診器等要預熱。 有條件的衛生機構可用遠紅外線輻射保溫床、溫室或閉式暖箱。 5、餵養因窒息致胃腸道缺血缺氧, 為避免壞死型小腸結腸炎的發生, 應適當延遲開始餵奶時間。 重度新生兒窒息需延遲幾天再餵奶。 對吸吮能力缺乏、胃納欠佳者宜用胃管餵養, 以保證營養的供應。 胃管不能接受者, 再考慮靜脈補液。 6、預防感染病室工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 做好個人衛生,
Advertisiment
嚴守無菌操作規則及隔離消毒制度, 一切護理工作都必須細心從事。 對於新生兒, 要重點做好皮膚及五官護理, 側臥位以防嘔吐物吸入, 並經常調換體位, 以助肺部迴圈和防止肺炎。 喂乳後要輕拍嬰兒背部, 以免乳液吸入呼吸道或嘔吐後流入外耳道引起感染。 凡曾經氣管插管, 疑有感染可能者, 均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7、併發症觀察和處理新生兒窒息經復蘇後還可能出現腦水腫、缺氧性顱內出血、持續胎兒迴圈、低血糖、酸堿失衡、電解質紊亂、壞死型小腸結腸炎、腎功能損害及呼吸性疾患等併發症。 對此, 要密切注意並觀察做好防治工作。 如疑有腦水腫, 可用脫水利尿劑。 8、出院指導(1)做好日常護理:注意保暖, 保持患兒衛生整潔,
Advertisiment
預防感冒, 同時注意調整好室溫、濕度, 通風;(2)注意觀察患兒一般情況:包括精神、反應、面色、哭聲、食欲、大小便和皮膚顏色等;(3)搞好餵養:患兒病情恢復後可按正常嬰兒餵養, 即以母乳或牛乳餵養, 隨需餵奶, 頻繁餵奶;(4)定期隨訪:觀察小兒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情況, 發現問題, 及時診治。 以上便是新生兒窒息復蘇後的護理工作, 全面、有效的護理工作對於新生兒的康復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