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窒息是如何發生的

大多數新生兒在出生後2s內開始呼吸, Ss後啼哭, 10s到1min出現規律呼吸。 若由於一些病因通過不同途徑導致氣體交換障礙, 不能建立有效的呼吸和迴圈, 即發生窒息, 出現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

(一)持續胎兒迴圈(persistantfetalcirculation,PTC)

窒息新生兒出生後, 因臍帶一胎盤迴圈及氣體交換功能被阻斷, 無自主呼吸或僅有不規則無效呼吸, 組織代謝持續耗氧和產生二氧化碳, 低氧血症, 酸中毒加重, 使肺小動脈仍然收縮, 腦血流灌注很少, 動脈導管和卵圓孔仍然開放和右向左分流, 即胎兒迴圈持續存在, 不能完成胎兒型心肺循環向成人型心肺循環的轉變。

Advertisiment
所以復蘇的關鍵是擴張肺泡, 加速肺泡清除, 同時增加肺灌注。

(二)窒息的一般發展過程

1.原發性呼吸暫停(primaryapnea)當胎兒或新生兒發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時, 呼吸和心率增快, 出現機體血流重分佈即選擇性血管收縮, 心、腦、腎上腺血流量增多, 使兒茶酚胺分泌增加, 血壓增高, 心輸出量增加。 若病因持續存在, 即導致呼吸停止, 青紫加重, 心率降低, 血壓仍高, 但心功能尚好, 肌張力存在, 稱為原發性呼吸暫停。 此時, 若病因解除, 經清理呼吸道和刺激皮膚, 自主呼吸即可恢復。

2.繼發性呼吸暫停(secondaryapnea)若缺氧持續存在, 則出現喘息樣呼吸(淺、慢而不規律), 青紫加重, 心率繼續減慢, 血壓下降, 心搏出量減少, 肌張力消失,

Advertisiment
呼吸運動減弱, 最後停止稱為繼發性呼吸暫停。 此期可發生心源性休克、腦損傷等不可逆病變, 若無外界正壓呼吸幫助則無法恢復而死亡。 此時必須開始正壓通氣給氧, 開始復蘇的時間越晚, 出現自主呼吸的時間越遲, 發生臟器損傷特別是腦損傷的機會越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