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缺維K或致癲癇後遺症

早產兒腦出血多指嬰兒期缺乏維生素K而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礙所導致的自發性疾病, 也可由缺氧或產傷引起, 極易導致死亡或留有嚴重後遺症。

曾小姐在懷孕30周左右時意外早產, 剖宮產下雙子, 其中一子體重不足1.5公斤, 合併嚴重自發性雙側腦室內出血、梗阻性腦積水, 命懸一線。 專家會診根據患兒頭顱B超檢查及腰穿結果明確診斷為雙側腦室內鑄型出血合併梗阻性腦積水。 會診意見是需要進行腦室穿刺置管持續引流腦室內積血。 問題是要對超低體重早產兒來說, 做任何創傷性操作都風險太大。

Advertisiment
在與患兒家屬充分溝通、權衡利弊並得到患兒家屬同意後, 神經外科醫生對該早產兒在床旁行了腦室穿刺置管持續外引流術, 經過“觸目驚心”的手術過程終於把小傢伙搶救過來。

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介紹, 早產兒腦出血多指嬰兒期缺乏維生素K而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礙所導致的自發性疾病, 也可由缺氧或產傷引起, 顱內出血常為本病首發症狀, 由於本病起病突然, 病情變化迅速, 極易導致死亡或留有嚴重後遺症。  

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症一般在生後1至3個月發病, 多是由於缺乏維生素K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患兒往往突然發病, 主要表現為煩躁不安, 尖叫、嘔吐、抽搐、嗜睡、昏迷, 兩側瞳孔也可大小不一, 嚴重時出現腦疝,

Advertisiment
即使給予積極的治療, 也可能留下一些後遺症, 如癲癇、智力障礙、肢體殘疾、腦積水等。 建議儘早地進行治療。  

一般34周以內的早產兒, 自發性腦出血的幾率很大, 而且以後發生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的可能性比較大。 少量的蛛網膜下腔出血一般預後良好, 但腦室出血預後較差, 後遺症主要是腦癱和繼發性腦積水, 漸進性發展的繼發性腦積水又是患兒渡過急性危險期後再度引起腦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  

所以, 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新生兒圍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一個重要的致殘因素。 缺氧型出血是因缺氧造成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使血液滲出, 此型可發生在出生前、出生時和出生後。 而損傷型則都發生在出生時,

Advertisiment
當然在缺氧的基礎上更易出現損傷。  

顱內出血的常見後遺症有腦積水、腦穿通性囊變、留有智力落後、運動障礙、癲癇等, 多為重殘兒, 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應是防殘工作的重點之一。 據瞭解, 現在也只有採用手術治療, 腦室穿刺置管持續引流術是當前清除患兒腦室內積血最高效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