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剛出生10天, 出生後在產院做的聽力篩查沒有通過, 現在我們想帶孩子進行一下系統檢查, 請問是否有必要?去哪家醫院能檢查更權威一些?應該做哪些檢查?
答:一般情況下, 新生兒在出生後的72小時之內就要接受首次聽力篩查, 如果第一次聽力篩查沒有通過, 就需要在出生後42天進行第2次篩查。 如果這次篩查還是沒有通過, 家長就有必要去帶孩子進行全套的“聽力檢測”, 並根據檢測的結果進行最後的評估, 以判斷寶寶是否真的有聽力問題。
但需要提示家長的是, 如果寶寶出生後第一次進行聽力篩查的結果不理想,
Advertisiment
很多家長在孩子首次聽力篩查不合格後, 就急著帶寶寶做各類檢查, 大多數醫生並不建議這樣做, 因為新生兒抵抗力較弱, 與外界過多接觸反而容易感染疾病。
知識延伸:
不同因素對篩查結果的影響
研究表明, 聽力篩查用OAE或AABR[結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新生兒期外耳道羊水、胎脂、胎性殘積物滯留會使耳聲發射的傳人刺激聲和傳出反應信號衰減或消失,
Advertisiment
2.新生兒中耳積液是影響0AE測試結果的主要干擾因素。 中耳積液的患兒, 無論耳蝸功能正常與否, 其測試結果均可顯示為異常。 筆者認為如果是由於新生兒中耳積液導致篩查未通過, 隨著中耳積液的吸收, 3個月後聽力診斷性檢奩時有的患兒聽力可轉變為正常, 這種情況稱為“陽轉陰”可能更為合適。
Advertisiment
3.篩查時小兒體動較多或煩躁。 會出現假陽性, 應該儘量避免。 另外, 如發現小兒感冒、鼻塞、流涕、咳嗽或喉鳴及呼吸音重等情形, 建議先行治療, 等待症狀好轉後再進行複查, 以免出現假陽性。 如果小兒喉鳴及呼吸音較重, 反復治療效果不佳, 又確實需要瞭解聽力情況時, 建議直接進行診斷性聽力檢查。
4.技術及操作等不規範。 如耳塞未完全插入外耳道;耳塞的插頭與導線之間斷線;測試環境不符合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