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肌張力檢查

什麼是肌張力

肌張力是指肌細胞相互牽引產生的力量, 即肌肉在靜止鬆弛狀態下的緊張度。 肌張力是維持身體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 並表現為多種形式, 一般有靜止性肌張力、姿勢性肌張力、運動性肌張力等。

1、靜止性肌張力:人在靜臥休息時, 身體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張力稱靜止性肌張力。

2、姿勢性肌張力:軀體站立時, 雖不見肌肉顯著收縮, 但軀體前後肌肉亦保持一定張力, 以維持站立姿勢和身體穩定, 稱為姿勢性肌張力。

3、運動性肌張力: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的張力, 稱為運動性肌張力,

Advertisiment
是保證肌肉運動連續、平滑(無顫抖、抽搐、痙攣)的重要因素。

肌張力檢查方法

1、內收肌角

嬰兒取仰臥位, 檢查者握住嬰兒膝部使下肢伸直, 將嬰兒下肢緩緩拉向兩側, 盡可能達到最大角度, 觀察兩大腿之間的角度。

2、膕窩角

嬰兒仰臥位, 屈曲大腿使其緊貼到胸腹部, 然後伸直小腿, 觀察大腿與小腿之間的角度。

3、足跟碰耳試驗

嬰兒仰臥位, 牽拉足部, 向同側耳部儘量牽拉, 骨盆不離開桌面, 觀察足跟與髖關節的連線與桌面的角度。

4、足背屈角

嬰兒仰臥位, 檢查者用拇指抵嬰兒足底, 其他手指握住小腿及足跟將足向小腿方向背屈, 觀察足背與小腿之間的角度。

5、圍巾征

檢查者托住嬰兒背頸部使呈半臥位, 將嬰兒手通過前胸拉向對側肩部,

Advertisiment
使上臂圍繞頸部, 盡可能地向後拉, 觀察肘關節是否過中線, 新生兒不能過中線, 4~6個月嬰兒可過中線。

6、牽拉試驗

嬰兒呈仰臥位, 檢查者握住嬰兒雙手, 沿嬰兒前上方的方向牽拉嬰兒, 新生兒時期當牽拉嬰兒向前時, 頭向後垂, 當軀幹呈直立位時, 頭向前傾。 5個月時嬰兒肘部能屈曲, 主動用力。 注意左右兩側力量是否對稱。

肌張力檢查參考值

檢查項目:內收肌角(單位:度)

1~3月:40~80

4~6月:80~110

7~9月:100~140

10~12月:130~150

檢查項目:膕窩角(單位:度)

1~3月:80~100

4~6月:90~120

7~9月:110~160

10~12月:150~170

檢查項目:足跟碰耳試驗(單位:度)

1~3月:80~100

4~6月:90~130

7~9月:120~150

10~12月:140~170

檢查項目:背屈角(單位:度)

1~3月:60~70

4~6月:60~70

7~9月:60~70

10~12月:60~70

肌張力檢查異常

肌張力檢查時觸捫肌肉硬度並作被動運動以體會肌緊張度與阻力。

肌張力增高多見於上運動神經元性損害和錐體外系病變(即人意識無法控制的不自主運動和肌張力改變),

Advertisiment
但注意半歲內正常嬰兒肌張力也可稍增高。

下運動神經元或肌肉疾病時, 檢查可見嬰兒肌張力降低, 肌肉鬆軟, 甚至關節可以過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