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肺炎很常見,正確護理有8個步驟!

有些寶寶剛出生會有肺炎, 這讓寶媽驚慌失措, 其實新生兒肺炎很常見, 正確護理有8個步驟!跟隨小編一起來學習正確的步驟吧!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早產兒更容易患此病。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夏天略少。 新生兒肺部感染可發生在產前、產時、產後。 產前如果胎兒在宮內缺氧, 吸入羊水, 一般在出生後1~2天內發病。 產時如果早期破水、產程延長或在分娩過程中胎兒吸入污染的羊水或產道分泌物, 亦可使胎兒感染肺炎。 嬰兒出生後如果接觸的人中有帶菌者, 也很容易受到感染。

Advertisiment
另外, 也可能由敗血症或臍炎、腸炎通過血液迴圈感染肺部引發肺炎。

識別新生兒肺炎的方法

新生兒肺炎和嬰幼兒肺炎的症狀很不相同, 嬰幼兒肺炎起病時往往都有發熱, 然後咳嗽, 嚴重者有氣急、口周青紫、嗜睡、鼻子一扇一扇、拒食等表現。 而新生兒肺炎往往不發熱, 有時反而全身發涼, 體溫不升, 甚至沒有咳嗽。 當家長看到新生兒口吐泡沫, 不吃、不哭時就要引起重視。 如發覺嬰兒反應差, 面色發青或發灰, 有成人一樣的呻吟和氣急, 小鼻子不停地扇動, 小腦袋隨著氣急加重與呼吸同時一點一點(醫學上稱點頭呼吸), 胸骨上、肋骨間的軟組織在吸氣時出現凹陷, 這時病情已相當嚴重了, 要急送醫院治療, 不得有絲毫拖延。

Advertisiment

新生兒肺炎的防治

提倡母乳餵養——母乳, 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這種物質可以起到保護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體的侵襲, 達到防病的目的。

防止胎內感染——如母親有感染以及難產娩出的新生兒有可能患肺炎時可考慮選用抗生素預防。

環境衛生——家中臥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儘量減少親戚朋友的探視, 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員不宜接觸新生兒, 家庭人員接觸新生兒應認真洗手, 以防將病原體傳給新生兒而患病。 同時最好天天給新生兒洗澡, 避免皮膚、粘膜破損, 保持臍部清潔乾燥, 避免污染, 以達到預防新生兒肺炎的目的。

由於新生兒咳嗽反射尚未發育成熟, 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咳出,

Advertisiment
易引起窒息, 故必須經常吸痰、霧化, 以保持患兒氣道通暢;孩子在患病期間, 一般食欲較差, 吃得很少, 需靜脈點滴輸液來補充熱量;新生兒抵抗力極差且病情變化快, 必須靜脈輸抗生素;如果發生了氣胸或縱隔氣腫, 需要及時外科抽氣引流。 所以, 新生兒肺炎原則上都應該住院治療。

病情穩定的輕症肺炎也可以不住院, 但是必須經過醫生診斷, 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 同時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新生兒肺炎的護理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疾病, 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且症狀常不典型, 故在注意診斷、加強治療的同時, 護理也具有重要意義。

(1)環境:新生兒室內溫度應在20℃~24℃為宜, 相對濕度維持在60%,

Advertisiment
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但要避免對流, 以防受涼。

(2)體位:要注意經常變換體位, 取頭高側臥位, 保持呼吸道通暢, 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3)餵養:應供給患兒足夠的熱量、營養和水份, 如病情危重者, 可暫停餵奶、喂藥, 以免嘔吐引起窒息。 如餵奶時患兒口鼻周圍出現青紫、嗆咳, 應立即停止, 並予吸氧。 病情穩定後, 餵奶也應少量多次。

(4)吸氧:當患兒出現呼吸氣促、唇周青紫者應立即吸氧。 煩躁不安或鼻腔分泌物多者可用漏斗法給氧, 每分鐘給氧量1~2L。 使用時, 漏斗邊沿距口鼻1cm左右, 太遠則浪費氧氣、效果不好, 太近則影響氣體交換而加重呼吸困難。 患兒安靜後, 可改用鼻導管法, 要間歇吸氧。

(5)吸痰:肺炎時,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但新生兒反應低下,

Advertisiment
不會咳痰, 故要及時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 防止窒息。 吸痰時, 採用口對口或大注射器連接導管吸痰, 吸痰動作要輕, 避免過分刺激。

(6)體溫:新生兒肺炎體溫多正常, 若體溫高者可採用物理降溫, 一般不用退熱藥物, 防止出汗過多引起虛脫。

(7)輸液時:每分鐘以4~6滴為宜, 以免因速度太快引起肺水腫或心衰而加重病情。

(8)新生兒反應能力差:肺炎初常無呼吸道症狀, 因此要密切觀察心率、呼吸, 若有口吐泡沫, 面色蒼白, 唇周青紫, 拒奶時, 說明病情較重, 要積極搶救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