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胸鎖乳突肌血腫

胸鎖乳突肌血腫常見於臂位引產術時過度牽拉, 或抬頭過度旋轉所致。 輕者僅有胸鎖乳突肌的血管破裂, 造成肌鞘內出血, 重者肌纖維部份或全部斷裂, 同時有血管破裂, 形成血腫。 有人報告44例臂位引產術及內倒轉術分娩的新生兒中, 競有27例發生此種損傷, 值得重視。

臨床上一般在出生後1周左右出現症狀, 病兒頭向患側傾斜, 下頜及面部轉向健側, 下頜抬高, 頭頸活動受限, 在胸鎖乳突肌中下1/3部位可觸及梭形或橢圓形腫塊, 無壓痛, 質較硬如軟骨, 可隨肌肉移動。 出生後2-4周內逐漸增大, 約2-4cm長, 0.1-0.5cm寬或如橄欖大小,

Advertisiment
往往從2個月開始縮小, 於3-6個月後消失。

如病情發展, 胸鎖乳突肌發生攣縮, 成為無彈性的纖維帶, 患側面部上下徑變短, 橫徑加寬, 短而扁, 健側則較直, 長而瘦。 臉部明顯不對稱, 患側耳垂接近鎖骨, 兩眼及兩耳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觸診胸鎖乳突肌呈條索狀。 更嚴重者深部肌膜增厚短縮, 前和中斜角肌變短, 頸動脈鞘和靜脈均可發生短縮, 形成明顯的斜頸畸形。 但有人認為斜頸與產傷無關, 而與胸鎖乳突肌先天發育不良、或與炎症或血管缺血或中樞神經病變有關。

胸鎖乳突肌血腫治療可採取手法牽引和按摩, 及局部理療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