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抵抗力低, 免疫功能未完善, 沒有防禦能力, 一旦皮膚破損後或致病菌附著在皮膚上就會滋生成為感染灶, 成為侵入體內的門戶。 新生兒腦膜炎的早期表現:不吃奶、吸奶無力、嘔吐、多睡、不停地吵鬧, 當換尿布提起雙下肢時會突然尖叫、驚哭、雙眼發直、擠眼、歪嘴、吐沫, 面部肌肉不對稱抽動, 某一側肢體突然抽動或活動差, 發熱, 前囟門膨出。
前囟門是觀察新生兒顱內疾病的視窗, 新生兒主要解剖特點是前囟門尚未閉合, 頭顱各骨縫癒合不牢。 前囟門也叫大囟門, 位於頭頂兩塊頂骨和兩塊額骨之間呈四邊形,
Advertisiment
新生兒腦膜炎的誘因:如身上有小膿點, 皮膚有破潰史, 如口腔黏膜受到大的人為擦挫傷, 如大人用口嚼食物喂無母乳的嬰兒引起腹瀉, 久治不愈, 失衡的腸道菌群進入血液到達腦膜也會引起腦膜炎;還有, 新生兒頭皮有血腫, 用針刺破抽放血液而感染成腦膜炎等等各種誘因。
細菌性腦膜炎是因某種細菌傳染造成。 分3種類型, 即流感嗜血桿菌B型、腦膜炎奈瑟菌(雙球菌)和肺炎鏈球菌(肺炎雙球
Advertisiment
腦膜炎菌)。 美國大約80%是細菌性腦膜炎。 通常一小部分健康人鼻內或體表攜帶這些病菌並不侵害人體, 他通過咳嗽或打噴嚏傳播。 一些研究指出人們最易在患感冒時被病菌傳染, 因為鼻子發炎使細菌進入顱內變得極為容易。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腦膜非化膿性炎症, 約占全身性結核病的6%。 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經血播散後在軟腦膜下種植形成結核結節, 結節破潰後大量結核菌進入蛛網膜下腔。 近年來, 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趨勢。 早期診斷和治療可提高療效, 減少死亡率。
病毒性腦膜炎可由幾種病毒引起, 包括幾種與腹瀉有關的病毒,
Advertisiment
隱球菌性腦膜炎:還可由真菌引起。 最為常見的一種是隱球菌, 可在鴿子類中找到。 健康人不易患與真菌有關的腦膜炎, 但對那些HIV病毒感染的人則不一樣, 這是一種可以引起愛滋病的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
急性化膿性腦膜炎:致病菌類型隨患者之年齡而異。 在青少年患者中以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為主。 該菌存在于病人和帶菌者的鼻咽部, 借飛沫經呼吸道傳染, 細菌進入上呼吸道後, 大多數隻引起局部炎症, 成為健康帶菌者;僅小部分機體抵抗力低下的患者, 細菌可從上呼吸道粘膜侵入血流, 並在血液中繁殖, 到達腦脊膜後引起腦膜炎。 在冬春季可形成流行, 稱為流行性腦膜炎。
Advertisiment
新生兒腦膜炎最常見的病因是大腸桿菌, 感染多來自產道。 由於體內缺乏能中和病菌的IgM, 入侵的大腸桿菌得以繁殖而致病。
流感桿菌腦膜炎多見於3歲以下之嬰幼兒。 肺炎球菌腦膜炎在幼兒和老年人常見, 其中幼兒的腦膜感染多來自中耳炎, 而在老人則常為大葉性肺炎的一種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