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寶寶會經常的腹瀉, 但是卻不見寶寶有什麼大的問題, 其實這是寶寶的生理性腹瀉, 那麼嬰兒生理性腹瀉是怎樣的呢?
生理性腹瀉
在兒科, 常常見到這樣一些寶寶:生下沒幾天就開始腹瀉, 每天大便薄薄的, 呈黃色或黃綠色, 少則2—3次, 多則4—5次, 時間長達幾個月, 甚至半年。 為此, 家長們怕腹瀉影響寶寶的健康, 於是, 抱著寶寶到處看病求醫。 儘管藥吃了不少, 可孩子還是照樣腹瀉, 唯一值得慶倖的是, 孩子雖然腹瀉了這麼長時間, 但吃得還蠻好, 人也不見瘦下去。 那麼, 這些寶寶究竟得了什麼病呢?原來,
Advertisiment
其實這並不是乳母和寶寶出了問題, 這與寶寶是外溢性體質有關, 這樣的寶寶多見有過敏性遺傳史的家庭。
媽媽不必通過自身的膳食和其他方面找原因, 這和媽媽的關係非常小, 但媽媽的奶越是多越是好, 寶寶反而生理性腹瀉的更嚴重。
有一個非常簡單並且安全的法子:就是從你確定寶寶是生理性腹瀉那天起, 給寶寶每天喂一頓配方奶粉, 只要一頓, 母乳還是最好最主要的, 要別於混合餵養, 更不能就此斷奶。 千萬不能心急, 過幾天寶寶的便便就會好轉。 接下來, 就按照正常方法的餵養就好。
生理性腹瀉多見於8個月內嬰兒, 外觀虛胖, 常有濕疹, 生後不久即腹瀉, 大便次數增多且稀,
Advertisiment
感染性腹瀉
嬰幼兒腹瀉是嬰幼兒最常見的消化道綜合症之一, 也是影響嬰兒健康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
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孩子身上, 尤以1歲以內的嬰兒更為多見, 這種病症表現腹瀉、嘔吐, 可伴有食欲不振、腹痛、發熱等, 主要原因是嬰幼兒的消化器官尚末發育成熟, 不適應食物的質和量的變化, 所以一旦餵養不當、冷熱失調或遇到感染時, 就容易引起腸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亂而發病。
嬰兒生理性腹瀉多見於面部濕疹(奶癬)比較嚴重的寶寶,
Advertisiment
生理性腹瀉患兒無需藥物治療
因為, 治療腹瀉的藥物均有抗感染、收斂、助消化等作用, 而“生理性腹瀉”既不是消化道感染, 又不是消化不良, 故沒有用藥的必要, 且“是藥三分毒”, 對嬰兒也沒有益處。
對“生理性腹瀉”嬰兒應加強護理, 應及時換尿布, 用溫水清洗臀部及會陰部, 並用軟膏塗抹, 否則就有可能引起臀部皮膚發紅, 甚至局部感染。
Advertisiment
母乳性腹瀉的症狀
母乳性腹瀉症狀表現
輕型病兒, 大便次數約在每天10次左右, 偶有嘔吐, 病兒精神、面色都出常, 尿的次數及量均不少。
重型病兒, 每天大便10-20次, 大便呈稀"蛋花湯"樣, 病兒陣陣哭鬧, 尿少或無尿, 出現脫水症狀, 病兒精神萎縮, 昏睡或昏迷不醒, 病精繼續發展將出現血壓下降而休克。
遷延型腹瀉病程達1個月以上, 病情時輕時重, 重時吐、瀉頻繁似重型腹瀉。 但往往因病程拖延,
Advertisiment
腹瀉為嬰幼兒的常見病、多發病, 不論病情輕重, 均需及時治療。 輕型病兒如果久不治療, 就會發展成遷延型腹瀉。 重型病兒伴有水和電解質紊亂, 必須及時送醫院救治, 延誤就會發生生命危險。
護理嬰兒腹瀉的方法
小兒腹瀉時不僅排出水及電解質, 而且也失去不少營養物質, 理應及時加以補充。 但進食後易嘔吐, 無法達到目的, 應根據病兒的病情調整餵養的方法。 不論原來用什麼方法餵養, 腹瀉後飲食的質與量均應減少。 原為母乳餵養的, 每次哺乳的時間應縮短。 原為混合餵養者, 可停喂牛奶或其他代乳品, 單喂母奶。 原為人工餵養者, 牛奶量應減少, 再加水或米湯沖稀些, 也可單喂米湯,因米湯較牛奶容易消化吸收。原來已加喂的輔食,也應減量或暫時不喂。病兒腹瀉經過治療,病情漸好以後,也不能短時間恢復到原來的飲食,要慢慢添加,以免再次引起腹瀉。這裡所說的"慢加",包括飲食品質的添加要從少量開始,不要加得太快、太多,加量不能天天加,頓頓加,不能指望在1-2天內恢復到原來飲食。如再次發生腹瀉,治療就更困難了。
小編總結:對於不敢確定是不是生理性腹瀉的父母,可以去醫院做一下大便檢查,當糞便檢查異常時就有可能是病理性腹瀉了,就要遵醫囑進行調理。
也可單喂米湯,因米湯較牛奶容易消化吸收。原來已加喂的輔食,也應減量或暫時不喂。病兒腹瀉經過治療,病情漸好以後,也不能短時間恢復到原來的飲食,要慢慢添加,以免再次引起腹瀉。這裡所說的"慢加",包括飲食品質的添加要從少量開始,不要加得太快、太多,加量不能天天加,頓頓加,不能指望在1-2天內恢復到原來飲食。如再次發生腹瀉,治療就更困難了。小編總結:對於不敢確定是不是生理性腹瀉的父母,可以去醫院做一下大便檢查,當糞便檢查異常時就有可能是病理性腹瀉了,就要遵醫囑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