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寶寶成長階段發現寶寶會有臍疝的症狀, 媽媽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總是擔心寶寶的安全, 媽媽可以進入星寶寶瞭解更多寶寶疾病護理知識, 更好的呵護寶寶健康。
新生兒臍疝、臍疝氣, 俗稱肚臍眼突出, 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缺陷。 一般來說, 早產兒由於身體發育機能弱, 更容易得臍疝氣。 嬰兒出生後臍部比較薄弱, 凡是腹腔內壓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臍疝外突, 例如咳嗽、打噴嚏、哭鬧等。 小兒安靜或平臥時, 突出的腸子返回腹腔, 腫塊消失。
隨著年齡的增長, 腹肌發育, 疝孔逐漸縮小,
Advertisiment
新生兒臍疝的症狀:小如黃豆大小, 大的可像核桃。 當小兒平臥, 安靜時, 腫塊消失, 而在咳嗽、打噴嚏、哭鬧、直立、排便時臍部外突。 個別嬰兒可能有局部不適感。 用手指壓迫突出部, 腫塊很容易回復到腹腔內, 有時還可以聽到“咕嚕嚕”的聲音, 如果把手指伸入臍孔, 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臍疝的邊緣。
新生兒臍疝的治療:一般1~2歲以上, 小臍疝(直徑在2釐米以下者), 可請小兒外科採用保守療法, 用膠布粘貼, 每1~2周更換一次。 此法的缺點是膠布容易刺激皮膚, 應仔細觀察防止貼膠布處出現皮炎, 絕不可在家自行進行。 也可採用束帶膠布或繃帶包紮等辦法壓迫,
Advertisiment
但要注意預防臍部受壓引起臍炎等併發症。 若經保守治療無效或臍疝孔較大, 則應去醫院手術治療。 為減少腸管疝出的話, 促進疝癒合, 應設法降低患兒腹壓。 如儘量減少患兒哭鬧;預防和治療嬰兒喘、咳病症, 防止患兒出現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