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要不要剪指甲

小小嬰兒也需要多多活動, 以便讓這個小生命更健康, 使他的肌肉更健壯, 更有意義的是通過活動能使嬰兒的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更健全地發育。

新生兒出生體重大約為3~4公斤, 細嫩菲薄的紅皮膚和那清脆的哭聲使得年輕的爸媽看著自己的小寶寶不知所措, 甚至不敢為小寶寶穿脫衣裳, 更不會幫他翻身和活動小胳膊小腿, 似乎覺得那麼小的新生命是十分脆弱的, 一不小心就會受到傷害。

新生兒生命力頑強

其實新生兒雖小, 但他的生命力還是十分強的。 從受精卵開始, 他就按著人類發育的規律孕育成形,

Advertisiment
各器官的分化成熟, 逐漸穩步發育迅速成長。 從胚胎發育至4~5個月, 媽媽就會感覺到胎兒在活動。 受精卵其實一直是在活動著的, 在懷孕中期開始, 胎兒的上下肢已經逐漸發育, 能緊緊握住自己的手, 胎兒用胸部做呼吸運動, 能吸吮自己的拇指, 會做踢腳、揮手、小手抓握等有力的活動, 有時候活動厲害時孕媽咪還會有感覺, 所謂胎動就是胎兒在子宮內活動所致。 最後胎兒在媽媽的子宮內發育成一個具有一定體重和長度、皮膚紅潤、皮下脂肪豐滿、內臟和神經系統功能健全、四肢肌肉尚發達的有活力的生命體。

在剛出生後, 雖剛離開母體, 他就具有一定的能力。 哭聲響亮, 有較強的吸吮能力, 四肢能不停地動彈,

Advertisiment
對四周的光和聲音都會有反應, 他還有著許多先天固有的神經反射, 健康的新生兒對外界有著良好的適應性, 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外界的各種刺激, 以保證自己能在新的環境裡健康地成長。

多活動更健康

剛出生的嬰兒本身的活動力是非常強的, 他的四肢會不停地動彈, 除了睡眠之外。 有人做過實驗, 若一個運動員也像嬰兒一樣四肢如此活動, 那是會覺得十分疲累的, 所以說, 出生的小嬰兒天生就會活動, 這種活動是主動的。 “生命靠運動”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小嬰兒, 年輕的爸媽應懂得這個道理, 面對著剛出生的小寶寶應該讓他多活動, 通過活動讓這個小生命更健康, 使他的肌肉更健壯, 更有意義的是通過活動能使嬰兒的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更健全地發育。

Advertisiment

相關連結:交談與新生兒的軀體活動 新生兒的神經發育與活動 哺乳有益於嬰兒與母親的健康

如何讓小嬰兒活動, 這裡介紹幾種方法。

1.嬰兒游泳

讓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在溫水裡游泳, 水的浮力和水波的拍打對骨骼、肌肉、皮膚都有一定的刺激、按摩作用, 對心臟和外周血管也有鍛煉作用, 有利於增加肌肉骨骼的靈活性、柔韌性、活動強度, 肺活量以及血液的迴圈速度, 而且還能促進大腦對外界的反應能力、應激能力和智力發育。 經常游泳的嬰兒通常都吃得好、睡得香、長得壯。

2.嬰兒撫觸

皮膚是人體的器官之一, 爸媽用手部的皮膚與小嬰兒身體的皮膚接觸,

Advertisiment
進行有效的撫觸可以刺激皮膚的各種感受器, 包括觸覺感受器和壓力感受器, 對小嬰兒的體重、身長的增長和智慧發育都有積極的作用。 較多資料顯示, 能按時有效地進行撫觸比不進行撫觸的小嬰兒在消化吸收、食欲方面都有區別, 能按時做撫觸這項活動又可以增加爸媽與寶寶的接觸機會, 增進親子感情。

3.動作訓練

剛出生的新生兒除了會四肢動彈和有一些光反應外, 在動作運動方面包括頸肌等還是欠缺的, 隨著月齡的增長, 他會出現一些動作方面的能力, 這當中也是需要訓練的。 一般來說, 動作發育的規律是一個月會注視, 二個月會抬頭, 三個月會支撐, 如果不給予訓練的話, 小嬰兒的動作發育就會滯後。

Advertisiment
所以, 年輕的爸媽應在保健醫師的指導下, 每天給小嬰兒做符合他月齡特點的動作訓練, 這樣對他的神經系統和肌肉骨骼的發育都會有良好的作用。

4.嬰兒被動操

嬰兒被動操主要是在音樂的節奏下, 爸媽對小嬰兒進行有節拍的肌肉和關節的運動, 通過這種被動的運動, 可以加強小嬰兒軀體的血液迴圈以及肌肉關節的活動功能, 使體格能得到良好的發育。

以上介紹的是小嬰兒運動的幾種常用的方法。 小嬰兒是一個生命體, 他的機體是需要活動的, 在最初幾個月, 由於能力有限, 小嬰兒本身的活動範圍小, 爸媽要瞭解嬰兒發育的規律, 有的放矢地為寶寶制定運動方法, 使他能夠健康地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