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生兒粟粒疹
粟粒疹是由一些皮脂腺分泌物造成的小白頭或者黃色點點, 分佈在整個鼻頭、面頰或者下巴, 整個鼻頭都是小白頭最常見。
粟粒疹是良性皮膚問題, 與汗毛孔未打開但皮脂腺已經開始分泌有關。 粟粒疹較硬, 有時像細小微的疙瘩, 皮下的小白點是堆積的皮脂腺分泌物。 粟粒疹是新生兒常見的皮疹, 不需要特別處理, 一般在出生後2~3周, 或者幾個月後會自行消失。
◆ ◆ ◆
嬰兒痤瘡
嬰兒痤瘡是新生兒、嬰兒常見的良性皮膚問題。 常出現在出生3~4周左右, 皮疹成小疙瘩狀, 常見於面部、頸部、胸部、背部,
Advertisiment
新生兒痤瘡與嬰兒出生後體內激素變化有關。 嬰兒出生後, 胎兒時期經胎盤傳至嬰兒體內的母體激素水準開始降低, 隨著體內雌激素水準的降低, 皮膚會迸出小疙瘩樣痤瘡。
嬰兒痤瘡也不需要特別處理, 更不能人為擠破以免造成感染, 只要保持皮膚清潔, 痤瘡會自然消退。
◆ ◆ ◆
新生兒紅斑
有些新生兒出生後面部或者全身的會出現紅色丘疹。 剛出生的嬰兒皮膚嬌嫩, 皮下血管豐富, 皮膚很薄, 表面角質層發育不好。 出生前嬰兒浸泡在羊水裡, 處在溫暖潮濕的子宮環境, 出生後皮膚暴露於乾燥的空氣, 受到光線、乾燥空氣、空氣中理化因數的刺激, 包括沐浴露的刺激等, 使新生兒皮膚變為斑狀鮮紅色,
Advertisiment
一般新生兒會在出生後一周內出現, 3~4天自行消退, 不需要任何處理和治療。
◆ ◆ ◆
鶴吻痕、天使之吻
鶴吻痕是形容嬰兒從頭皮上、從頸部到背部或者橫穿眼皮的皮膚上, 或者任何部位出現的粉紅色斑塊, 分佈在人體中線附近。
“鶴吻痕”的命名是關於鶴的神話故事, 傳說鶴是抓著嬰兒的背部和頸部將其偷走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嬰兒被鶴嘴銜著的位置。 而“天使之吻”的命名則是因為傳說是天使親吻嬰兒的部位是眼皮。
實際上它們是皮膚表層存在的過多的細小血管所致。 當嬰兒哭鬧或者發熱時, 血管就會充盈, 斑塊就會變的較紅。 大約1/3的嬰兒出生時可見到鶴吻痕或者天使之吻。
Advertisiment
◆ ◆ ◆
胎斑
胎斑顏色是藍色或者紫色, 常位於腰部或者臀部, 有時會向下擴延到腿部或者擴大到肩部。 胎斑的實質是色素細胞堆積引起的皮膚顏色變化。 有些會伴隨一生, 但大多數在3~4歲內會褪至正常顏色。
◆ ◆ ◆
胎痣
胎痣也是由色素細胞堆積所致, 絕大多數成人都有痣, 而且這些痣多數在出生時即已顯現, 胎痣可位於全身任何部位, 其形態、大小各異, 絕大多數屬於良性。
◆ ◆ ◆
濕疹
濕疹又稱特異性皮炎, 主要由“過敏”引起的一種皮膚病, 而並不是字面意思由於濕熱或者濕氣太重引起, 相反的得了濕疹的患兒, 患處皮膚要保持濕潤才能促進康復,
Advertisiment
濕疹的皮膚表現為發紅的皮膚乾燥、起皮、或者有液體滲出, 少數情況下, 也會表現為小的、充滿液體的水泡。 當濕疹發展為慢性(持續很長時間), 皮膚就有可能變厚、乾燥, 形成粗糙的痂皮。
濕疹需要在醫生確診後, 積極排除過敏原, 輕度濕疹做好皮膚保濕護理, 嚴重的濕疹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激素和抗感染藥物。
公眾號搜 “ 濕疹 ” 有具體的對應處理方法
◆ ◆ ◆
熱疹
熱疹又稱為痱子, 紅色的丘疹或者小水泡群。 熱疹一般出現在孩子的顏面、頸部、肩部、肘窩、腹股溝、腋窩等部位。 嬰幼兒所以會患熱疹, 是因為他們的汗腺功能尚未發育成熟, 當周圍環境的溫度過高時, 皮膚通過汗腺分泌調節身體的溫度, 但是調節功能不全就會引起熱疹。
Advertisiment
引起熱疹的原因是室溫過高, 穿蓋太厚, 空氣不流通等導致汗液不能很好的排出。
熱疹的處理方法非常簡單, 只要保證孩子不要穿蓋太熱, 室溫適宜, 孩子的穿著是否合適, 用手摸孩子的後頸(脖子後面)或者後背溫暖即可, 手腳涼不能判斷孩子冷熱。 勤洗澡勤換衣服床單, 保證孩子皮膚乾爽, 可自愈。 如果熱疹非常癢, 孩子抓撓, 外塗爐甘石洗劑可以止癢, 沒有副作用。 如果皮膚被抓破, 糜爛需要帶孩子去醫院就診排出感染。
◆ ◆ ◆
吸吮小泡
(圖片是小潤潤剛出生幾天的照片)
寶寶嘴唇上有白色小泡叫吸吮小泡, 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與餵養體位和吸吮動作有關, 是嘴唇脫皮的過程。 不知道有多少奶奶外婆月嫂們說, 這是母乳媽媽吃鹽太多了所以孩子嘴上起泡,或者奶粉餵養的寶寶“上火”引起的,不是因為媽媽吃鹽多,不是吃奶粉上火的原因!
◆ ◆ ◆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幾乎每個嬰兒都會面臨的問題。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不需要處理可以慢慢消退,病理性黃疸需要考慮原發病,治療原發病才能徹底消退黃疸。
生理性黃疸足月兒生後2~3天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生後3~5天出現黃疸,5~7天達高峰,7~9天消退,最長可延遲3~4周。
生理性黃疸是用“排除‘法進行診斷的,足月兒 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的診斷標準:
出生24小時內出現黃疸
血清膽紅素已達到相應日齡及相應危險因素下的光療干預標準
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
黃疸退而複現
血清結合膽紅素>34μmol/L(2mg/dl)
具備其中任何一項著即可診斷為病理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也可能是造成病理性黃疸的原因之一,參考兒科學(第八版)母乳性黃疸分兩種:
1、母乳餵養相關性黃疸:是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在出生1周內,由於熱量和液體攝入不足、排泄延遲等,使血清膽紅素升高,幾乎2/3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可出現這種黃疸。這種原因導致的黃疸,通過增加母乳餵養量和頻率就能緩解。一般不會發生膽紅素腦病。
2、母乳性黃疸:是指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在生後3個月內仍有黃疸,表現為非溶血性高非結合性膽紅素血症,但其診斷需要排除其他病理因素,其原因可能與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酐酶水準較高,增加肝腸迴圈有關。一般不需要治療,停喂母乳24~48小時,黃疸可明顯減輕,但是對於膽紅素水準較高者應該密切觀察。
公眾號搜 “ 黃疸 ” 有具體的對應處理方法
◆ ◆ ◆
特別提醒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比對照片。如果不能確認,需要找皮膚科或者兒科醫生進行確診。像新生兒粟粒疹這樣的皮膚表現比較容易鑒別,但是新生兒痤瘡、熱疹和早期的濕疹很難區別,尤其是濕疹是由過敏引起的皮膚表現疾病,務必確診後進行護理而且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新生兒黃疸特別需要在醫生檢查檢測後做出判斷,排除病理性黃疸後,生理性黃疸不需要做任何處理,可慢慢消退。
這是母乳媽媽吃鹽太多了所以孩子嘴上起泡,或者奶粉餵養的寶寶“上火”引起的,不是因為媽媽吃鹽多,不是吃奶粉上火的原因!◆ ◆ ◆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幾乎每個嬰兒都會面臨的問題。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不需要處理可以慢慢消退,病理性黃疸需要考慮原發病,治療原發病才能徹底消退黃疸。
生理性黃疸足月兒生後2~3天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生後3~5天出現黃疸,5~7天達高峰,7~9天消退,最長可延遲3~4周。
生理性黃疸是用“排除‘法進行診斷的,足月兒 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的診斷標準:
出生24小時內出現黃疸
血清膽紅素已達到相應日齡及相應危險因素下的光療干預標準
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
黃疸退而複現
血清結合膽紅素>34μmol/L(2mg/dl)
具備其中任何一項著即可診斷為病理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也可能是造成病理性黃疸的原因之一,參考兒科學(第八版)母乳性黃疸分兩種:
1、母乳餵養相關性黃疸:是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在出生1周內,由於熱量和液體攝入不足、排泄延遲等,使血清膽紅素升高,幾乎2/3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可出現這種黃疸。這種原因導致的黃疸,通過增加母乳餵養量和頻率就能緩解。一般不會發生膽紅素腦病。
2、母乳性黃疸:是指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在生後3個月內仍有黃疸,表現為非溶血性高非結合性膽紅素血症,但其診斷需要排除其他病理因素,其原因可能與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酐酶水準較高,增加肝腸迴圈有關。一般不需要治療,停喂母乳24~48小時,黃疸可明顯減輕,但是對於膽紅素水準較高者應該密切觀察。
公眾號搜 “ 黃疸 ” 有具體的對應處理方法
◆ ◆ ◆
特別提醒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比對照片。如果不能確認,需要找皮膚科或者兒科醫生進行確診。像新生兒粟粒疹這樣的皮膚表現比較容易鑒別,但是新生兒痤瘡、熱疹和早期的濕疹很難區別,尤其是濕疹是由過敏引起的皮膚表現疾病,務必確診後進行護理而且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新生兒黃疸特別需要在醫生檢查檢測後做出判斷,排除病理性黃疸後,生理性黃疸不需要做任何處理,可慢慢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