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護理的七大誤區

作為新媽媽在護理新生寶寶時, 常會犯以下幾種錯誤!

誤區一:餵奶後用紗布擦口腔

新生寶寶在餵奶或溢奶後, 口頰內及舌上往往會殘留奶塊。 有的新媽咪喜歡用紗布蘸水去擦, 這是錯誤的, 因為粗糙的紗布有可能損傷寶寶稚嫩的口腔黏膜, 引起口腔感染。

正確做法:餵奶後給寶寶喝少許溫開水, 奶塊會被水沖走。

新生兒護理的七大誤區

誤區二:少洗頭髮減少脫落

有些家長怕寶寶頭髮脫落, 儘量少給寶寶洗頭。 其實洗髮時脫落的都是處於脫落期的衰老的頭髮, 不洗也會掉。 但如果長期不洗髮,

Advertisiment
油脂及汗液刺激寶寶頭皮的毛囊會引起繼發感染, 反而會影響寶寶頭髮的生長。

正確做法:夏季每天洗1~2次頭髮, 其他季節每2~3天洗一次。 洗髮時可用嬰兒洗髮液抹在寶寶頭髮上, 並用掌心輕輕揉擦寶寶頭皮, 以促進血液迴圈。

誤區三:用包被將寶寶紮緊

到了冬季, 家長怕新生寶寶受冷, 往往喜歡用包被將寶寶包起來, 外面再用布帶子將寶寶結結實實地捆起來, 俗稱“蠟燭包”(有的地區有包“蠟燭包”可使寶寶睡相好的說法)。

其實這對新生寶寶有害無益。 一來限制了寶寶胸部的活動, 影響肺功能, 易發生肺部感染。 二來壓迫了寶寶腹部, 影響胃腸蠕動, 使消化功能減低。 三為寶寶四肢活動受到限制, 不利於四肢骨骼和肌肉的發育,

Advertisiment
使動作發育延緩。

正確做法:晚間可以給寶寶用睡袋, 宜選用睡袋下方可開放的, 便於換尿布。 白天給寶寶穿上內衣、薄棉襖或毛線衣, 再蓋上棉被就可以了。

誤區四:滿月時剃胎髮及刮眉毛

年輕媽媽聽從老人的說法, 在寶寶滿月時剃胎髮、刮眉毛, 認為將來頭髮和眉毛會長得濃密。 然而寶寶皮膚薄嫩, 嬰兒又不會配合, 刮破皮膚容易使細菌乘虛而入引起感染。

正確做法:嬰兒到4個月左右眉毛會自行脫落更換, 不必刮去。 到寶寶6個月後, 父母可找有經驗的理髮師給寶寶剃頭。

新生兒護理的後4個誤區

誤區五:寶寶不能多抱

傳統觀念認為新生寶寶要少抱, 常常抱寶寶易養成以後非抱不可的壞習慣。 其實讓寶寶整日躺著,

Advertisiment
方便了父母, 卻不利於寶寶。 躺著時寶寶只能看著天花板, 缺乏神經發育的各種有利刺激, 不利於智力發育。

正確做法:常抱抱寶寶, 同時多和他說活, 多和寶寶眼睛對視, 增強感情交流, 有利於他的大腦發育。

誤區六:用尿布將肚臍包起來

剛出生的寶寶臍部容易發炎, 媽媽怕寶寶臍部感染, 用尿布將肚臍包起來, 其實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細菌生長繁殖, 反而引起臍部感染。

正確做法:每天給寶寶洗澡後或在寶寶大小便不慎弄髒了臍部時, 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臍部消毒, 這樣的方法持續10天左右, 如臍部沒有感染可不再消毒。

誤區七:新生寶寶沒有感覺

有的父母認為剛出生的寶寶沒有知覺, 聽不懂大人說話, 也不能理解看見的一切,

Advertisiment
所以只要給吃給喝就行了。

正確做法:寶寶出生後就能聽到聲音, 能看到色彩鮮豔的玩具, 也有味覺和觸覺。 媽媽可逗他笑, 輕輕地撫摸他的皮膚, 與他進行目光交流, 說說話, 給他看看會轉動的玩具, 這些都可以促進寶寶的智慧發育。

小編總結:對於新媽媽來說, 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都是未知世界, 充滿著新奇有趣, 特別是在護理新生兒方面更是一無所知, 大多知識都是由長輩或者其他有經驗的朋友得到, 但僅僅只有這方面的知識是不夠的, 還要多諮詢有關專家, 要科學健康的護理家裡的新生兒, 以免踩到護理的誤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