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護理面面觀 新手爸媽別疏忽

當你在醫院時, 你會有很多關於嬰兒的問題來諮詢身邊的護士和醫生。 當你把寶寶帶回家後, 你會感覺到害怕以及對被賦予的照顧嬰兒新責任顯得不堪負重。 任何一個嬰兒都是不一樣的。 當兒科醫生給嬰兒做常規檢查時, 通常會給父母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能做與不能做的事

在嬰兒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裡, 父母要知道寶寶能做些什麼?不能做些什麼?在第一個月時, 寶寶可以短暫的把他的頭抬起來, 用手指來無意識的抓住父母遞給他的物品, 或者是在餓了的時候嘴巴開始到處張開,

Advertisiment
這些動作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基本的也是原始本能所有的。 也就是說, 父母很多時候就可以根據孩子的一些表現來判斷孩子需要什麼了。 比如孩子嘴巴到處張開, 就表示孩子餓了, 而孩子趴著時抬頭就是他加強頸部肌肉鍛煉的一種方式。

瞭解嬰兒的哭聲

作為父母, 要瞭解嬰兒哭聲所代表的含義。 嬰兒的每一次哭聲都可能會有所不同, 所表達的含義也都會相應的不同, 也就是說, 一種哭聲, 一種需求吧。 也許在嬰兒剛出生的那幾天, 他的哭聲所表達的意思可能一樣,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他的哭聲所發出的求救信號會變得略有不同。 有時候嬰兒突然哭鬧, 可能是因為他的尿不濕尿濕了或者是拉粑粑了;有時候嬰兒哭鬧是因為肚子餓了;還有的時候嬰兒哭鬧是因為腸絞痛或其他地方不舒服等等。

Advertisiment
父母一定要學會觀察並瞭解孩子哭聲所表達的需求。

瞭解孩子的每個動作

瞭解孩子每個動作的里程碑以及發生的先後順序, 在孩子說話前, 他會發出不同的喉音。 在孩子學會翻身之前, 他需要先抬起頭等等。 這些重要的里程碑通常都是在一個時間範圍內出現, 每個孩子發生的時間都會有所差異的。 比如有的孩子走路比別的孩子早, 而說話可能會比別的孩子晚等等。

做好孩子每月的就醫記錄

每次去醫院看兒科醫生, 都要注意記錄一下孩子的身高和體重。 這個會讓你對孩子的成長有個直觀的瞭解。 如果發現問題, 可以直接諮詢兒科醫生。

Advertisiment

早產兒注意事項

以早產兒為例, 通常情況下, 早產兒動作的里程碑都略遲於那些和他同時出生的足月兒。 一個在32周就出生的早產兒也許會直到7個月後才會翻身, 而不是像其他足月兒5個月就會翻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