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貼“夜哭郎”字元管用?揭秘8種“另類”育兒經

1 貼“夜哭郎”字元

傳統方式中, 對待白天不吵鬧、晚上啼哭不眠的新生兒, 採取的解決辦法就是貼字元。 具體做法是:在家附近的街道兩旁貼上寫有“天惶惶, 地惶惶, 我家有個夜哭郎, 過路君子念三遍”的字元, 過路的人年過之後, 新生兒就不會哭了。 這種做法在現代人看來, 純粹就是無稽之談, 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根據中醫理論, 新生兒晚上哭鬧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虛寒、蘊熱、驚恐、饑餓、尿布潮濕等。

新生兒虛寒:身體虛弱受寒引起腹痛, 寶寶哭鬧就是因為疼痛。

具體症狀:夜間哭泣, 身體消瘦、食欲不振, 排出水樣糞便,

Advertisiment
頭髮稀疏乾枯等。

新生兒蘊熱:因受熱過度, 致使神經系統興奮性較高, 因而容易精神不寧, 煩躁不安。

具體症狀:眼半睜著, 手心、足心有熱感, 晚間哭鬧有力, 舌尖紅、指紋紫等。

新生兒驚恐:出生後受到驚嚇, 夜晚稍有異常聲響就會導致寶寶驚恐害怕。

具體症狀:哭聲悲慘而緊張, 喜歡緊偎在人懷中, 於睡眠中突然驚醒哭鬧。

如何解決新生兒夜間哭鬧問題?

①按摩:親親拍打寶寶背部或是按摩, 但不要使用堅果類油。

②洗澡:能夠暫時緩解新生兒哭鬧問題。

③走動:把寶寶放在嬰兒車裡推動或是抱起來走動。

④音樂:有節奏的聲音或音樂能説明安撫新生兒, 媽媽們也可以輕聲唱歌安撫寶寶。

⑤中藥治療或及時就診。

2 母乳抹臉對皮膚更好

傳統育兒經認為母乳對皮膚有滋潤效果,

Advertisiment
所以給孩子抹的話能夠更嫩白。 殊不知, 經常給新生兒用母乳擦臉, 會導致皮膚產生紅暈, 甚至變成小包繼而化膿。 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潰爛以致形成疤痕。

新生兒正確的護臉方法是什麼呢?

每天都要給新生兒洗臉, 洗澡時也應先洗頭、洗臉。

新生兒要有專用的小臉盆和洗臉毛巾, 洗臉用水最好是開水, 等降到適宜溫度後再用來給新生兒洗臉。 洗臉前必須先將大人的手洗乾淨。

給新生兒洗臉的順序是:

1、先洗眼部:用小毛巾或紗布在準備好的溫開水中浸濕, 擰成半幹, 從眼睛的內側向外側輕輕擦拭, 如眼屎較多時要擦乾淨。

2、再清洗鼻外側和眼內側的皮膚:將小毛巾清洗後再清洗對側,

Advertisiment
然後依次清洗耳朵後面的皮膚以及耳廓的內外皮膚, 注意不能將水弄進外耳道中。

3、最後再擦洗口鼻周圍的皮膚、臉頰和前額部位的皮膚。

注意:每擦完一個部位之後, 都要重新清洗毛巾, 防止感染。

3 新生兒要睡頭形、要綁雙腿

傳統觀念是讓新生兒睡硬枕頭, 能夠睡出好的頭形, 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據醫生介紹, 新生兒頭形容易發生變化是因為骨縫尚未閉合, 一旦受到擠壓便會出現骨縫重疊或分離。 在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左右時間裡, 頭部基本都會有些偏斜, 到寶寶一歲左右, 偏斜嚴重的寶寶也會變得不怎麼明顯, 所以媽媽們對此不必擔心。

至於給寶寶綁雙腿, 主要目的是為了不讓寶寶成為八字或羅圈腿形。

Advertisiment
這樣的做法會影響寶寶正常的發育。

有些媽媽會把寶寶全身上下包裹得筆直的、嚴嚴實實的, 專家建議, 最好給新生兒穿簡單裝飾的、袖口寬鬆的衣物, 不要限制寶寶們的手腳。

4 給新生兒“擠乳☆禁☆頭”

傳統觀念裡, 要給新出生的寶寶擠壓乳☆禁☆頭, 因為新生兒出生幾天會有乳☆禁☆房腫大的現象。 這種觀點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醫學專家解釋說, 男女寶寶出生3-5天后, 都會出現乳腺腫脹的生理現象, 輕輕擠壓甚至有乳汁分泌, 這是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導致的, 一般3周左右就會自然消退, 不需要有什麼處理方法。

如果給寶寶擠壓乳☆禁☆頭的話, 很容易造成乳腺發炎, 建議不要有這樣的做法。

5 捏鼻子能使鼻子變挺

這種說法同樣沒有科學根據,

Advertisiment
雖然生長階段中的嬰兒骨骼有一定可塑性, 但目前沒有研究能證實捏鼻子能使鼻子變挺。 專家表示, 孩子鼻腔黏膜嬌嫩, 血管豐富, 如果過於用力捏鼻, 會損傷其鼻黏膜、血管, 造成病原體入侵, 誘發中耳炎。

鼻樑高度是由遺傳基因決定, 新生兒慢慢長大, 鼻樑會逐漸變高, 無需再去捏鼻樑。 但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塌鼻樑, 長大後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6 新生兒怕冷不怕熱

正確的認知應該是:新生兒既怕冷又怕熱。 新生兒對體溫的調節能力很弱, 如果周圍的環境溫度突然很冷或很熱, 超出寶寶調節能力範圍, 就會造成寶寶體溫過低或過高。

攝氏36度至攝氏37度是新生兒體溫的正常標準, 可以通過寶寶的腋下、頸部以及肛門內側來測量寶寶的溫度。

怎樣維持新生兒的正常體溫呢?

①根據室內溫度添減衣物。

②調節好室內溫度。冬天室內溫度最好不要低於20—22℃;夏天要降低室內溫度,但避免空調、風扇等直吹寶寶。

③保持空氣清新。寶寶所在的室內,要注意保持空氣流通,通風換氣。

④觀察寶寶冷暖反應。時刻關注寶寶的反應,摸摸衣物看是否出汗,身體是否發冷等情況。

7 新生兒不吃不喝不睜眼是正常的

傳統的說法是錯誤的,不僅認為新生兒不吃奶也不睜眼是正常的,甚至認為新生兒光喝點糖水就行了。新生兒從出生開始就具備吃奶能力,不吃不喝也不睜眼絕對是有異的。

現代新生兒護理醫學已經明確指出,新生兒越早喂哺越好,對大腦發育越有利,還能降低低血糖及暫時性黃疸的發生幾率。

8 新生兒不能見光

傳統觀念認為光線會對寶寶的視覺發育不利,強光傷害寶寶的眼睛,所以新生兒不能見光。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新生兒的房間如果很昏暗,容易睡顛倒,就是白天睡覺,晚上很精神,所以白天燈光還是正常比較好,可以給寶寶選擇朝南的房間,白天陽光充足可以讓寶寶曬曬太陽,晚上使用正常照明燈。

室內光線過於昏暗的話,大人們也不能及時發現寶寶是否有皮膚黃疸或其他情況。

怎樣維持新生兒的正常體溫呢?

①根據室內溫度添減衣物。

②調節好室內溫度。冬天室內溫度最好不要低於20—22℃;夏天要降低室內溫度,但避免空調、風扇等直吹寶寶。

③保持空氣清新。寶寶所在的室內,要注意保持空氣流通,通風換氣。

④觀察寶寶冷暖反應。時刻關注寶寶的反應,摸摸衣物看是否出汗,身體是否發冷等情況。

7 新生兒不吃不喝不睜眼是正常的

傳統的說法是錯誤的,不僅認為新生兒不吃奶也不睜眼是正常的,甚至認為新生兒光喝點糖水就行了。新生兒從出生開始就具備吃奶能力,不吃不喝也不睜眼絕對是有異的。

現代新生兒護理醫學已經明確指出,新生兒越早喂哺越好,對大腦發育越有利,還能降低低血糖及暫時性黃疸的發生幾率。

8 新生兒不能見光

傳統觀念認為光線會對寶寶的視覺發育不利,強光傷害寶寶的眼睛,所以新生兒不能見光。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新生兒的房間如果很昏暗,容易睡顛倒,就是白天睡覺,晚上很精神,所以白天燈光還是正常比較好,可以給寶寶選擇朝南的房間,白天陽光充足可以讓寶寶曬曬太陽,晚上使用正常照明燈。

室內光線過於昏暗的話,大人們也不能及時發現寶寶是否有皮膚黃疸或其他情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