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長“馬牙”很正常

新生兒馬牙是正常生理現象, 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4~6周時, 口腔上齶中線兩側和牙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 很像是長出來的牙齒, 俗稱“馬牙”或“板牙”, 醫學上叫做上皮珠。 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 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不是病態, “馬牙”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 它在出生後的數月內會逐漸脫落。

新生兒馬牙是正常現象
問:家中最近有喜事, 新添一女。 喜中有憂的是孩子嘴鼓鼓的, 說是“螳螂子”, 得挑。 巧的是我妹妹剛生的一個男孩, 又長出了“馬牙”, 也說得挑。 我倆都拿不准, 不敢動手, 不知該怎麼辦?
答:新生兒口腔兩頰部,
Advertisiment
因脂肪堆積而隆起, 這是正常現象, 他不但不影響吃奶, 相反還適合小兒的吸吮。 但往往新生兒由於其他原因不吃奶時, 民間習慣將他挑破, 把挑出來的脂肪顆粒叫做“螳螂子”, 結果發生出血感染, 甚至引起敗血症, 千萬不要去挑他。
新生兒的牙齦或在上齶中線處有白色芝麻大小的顆粒, 俗稱為“馬牙”。 這是由於粘膜上皮細胞堆集而成, 對孩子吃奶和以後出牙不會有影響。 不要用針或用布去擦破, 因為新生兒的口腔粘膜很薄, 很容易擦破而造成細菌感染。 如果顆粒很大影響吃奶時, 可請醫生處理。
正確清潔方式
新生寶寶的口腔不需要特別清洗。 因為寶寶還沒長牙, 唾液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
Advertisiment
即使餵奶後口腔黏膜上殘留一些乳汁, 也可通過唾液達到沖洗的作用。 媽媽也可用消毒棉簽沾水, 輕輕地將寶寶的口腔清理一下。
可在餐後喂寶寶喝些白開水, 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2歲左右可以開始教寶寶漱口, 讓寶寶將溫開水含在嘴中, 然後鼓動雙頰及唇部, 用舌頭在口腔內攪動, 使漱口水高速反復地衝擊口腔各個角落, 將口腔內食物碎屑和部分軟垢清除, 以免引起病菌繁殖。
為預防奶瓶性齲齒, 要避免寶寶含著奶瓶睡覺。 如果寶寶一定要含著奶瓶才能入睡, 必須先清潔奶瓶奶嘴, 並且只裝白開水。 避免讓孩子常吃糖分高、黏性強的食物, 尤其在睡覺前。
口腔靠近鼻子方向的部位, 這裡最容易被忽略,
Advertisiment
但卻是最容易藏汙納垢之處, 因此更要注意此處的清潔。
其實父母們不必過於擔心新生兒長馬牙,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媽媽們只要平常多注意寶寶口腔的正確清潔方式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兼職編輯:張雅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