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長馬牙千萬不要“挑”事

導讀:很多剛剛晉升為新爸媽的家長們會對新生兒“長馬牙”感到很困擾, 甚至有些新家長們在看到寶寶嘴巴鼓鼓的情況下, 驚恐不已。 生怕是不是得口腔病了, 還是怎麼了?其實啊, 新生兒“長馬牙”是一種正常的狀態, 在新生寶寶的牙床上出現芝麻粒大小的“白色點點”那就是我們俗話說的“長馬牙”。 也有些家長甚至想到用針去挑馬牙或者是清洗口腔來處理新生兒的馬牙, 那麼這種做法是否可取呢?我們又該怎樣正確看待新生兒“長馬牙呢”?

新生兒馬牙是病嗎?

一位網友媽媽說她剛出生5天的小寶寶不知什麼原因,

Advertisiment
寶寶的壓瘡全都化膿了。 於是, 就抱著他跑到醫院, 哭著對醫生說:“我孩子牙床子化膿了”, 醫生一邊安慰她一邊給予檢查, 發現孩子上齶及牙齦上有幾個乳白色顆粒, 如芝麻粒大小, 其餘未發現口腔粘膜有什麼異常, 對她說:“你別著急, 這不是化膿點, 是”馬牙“也叫”上皮珠“。 她睜大了驚奇的眼睛說:“是嗎”?“是的”。 接著, 醫生耐心地給她講解出現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細胞堆積形成的, 不疼、不癢、無任何不適。 它的發生、發展及脫落過程是一個正常的生理代謝過程, 不需要任何治療, 隨著孩子吸吮母親乳☆禁☆頭不斷摩擦中自動脫落而消失。

新生嬰兒產生馬牙的主要原因?

有的嬰兒在剛出生或生後1~2 個月時在牙床上長出像米粒樣大小的白色顆粒,

Advertisiment
數個到數十個不等。 這些新生物並不是牙齒, 而是牙齒在發育過程中, 口腔粘膜上皮增生加厚, 形成牙板, 牙板繼續發育形成乳牙胚。

乳牙胚發育到一定程度時, 牙板就會破裂, 部分被吸收, 部分逐漸增生角質化, 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狀的白色顆粒, 這就是“馬牙”, 也叫“板牙”。 馬牙並不是真正的牙。 它的大小、形狀以及內部結構都不像牙齒, 也不能行使咀嚼功能。 馬牙不是病, 它是牙齒發生過程中伴發的現象, 並不是人人都長。 嬰兒吮奶過程中牙床和乳☆禁☆頭摩擦, 經過一段時間後“馬牙”便會自行脫落。

有些人缺乏這方面的知識, 隨便用針挑或用布去擦, 這都是極其錯誤的。 因為嬰兒的牙床粘膜非常嫩薄,

Advertisiment
嬰兒口腔內平時就有細菌存在, 唾液分泌量又少(相當成年人的1/20~1/30), 唾液抑制細菌和對口腔的清洗作用較差。 “馬牙”一旦被挑破或擦破極易造成感染, 細菌、病毒就會隨挑破的口腔粘膜處, 侵入來世不久的嬰兒體內, 引發口腔及面部細菌、病毒感染。 嚴重者還可併發敗血症, 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 對於嬰兒的馬牙應隨其自行脫落就行了, 不必進行任何處理。

課外延伸:

關於新生兒的口腔護理

新生嬰兒因為每天喝奶, 口腔內基本沒什麼異物, 因此新生兒的口腔, 家長們不需要太過在意。 可是這並不意味著, 家長們就可以任由其“自生自滅”了哦!因此, 新手爸媽們還應該學習怎樣護理新生寶寶們的口腔。

首先呢, 家長們要注意不要用硬的布類來擦拭,

Advertisiment
因為這些用品質地較硬會容易磨破新生兒幼嫩的肌膚, 因而導致細菌感染。

家長們可以在新生寶寶們喝完奶後, 再喂點清水, 小心翼翼將新生兒口腔中的殘留奶液沖洗乾淨。 可以輕輕打開新生寶寶的嘴巴, 用乾淨柔軟的棉簽沾沾清水, 輕輕擦拭新生寶寶的口腔。 要謹記的是, 家長在做護理前要將手洗乾淨, 保持指甲清潔, 而且要摘下戒指, 手錶, 手鏈等以免傷到新生寶寶。

溫馨提示:

不要吃飽了撐得給新生寶寶挑馬牙

從上面這篇文章中, 我們可以瞭解到新生兒“長馬牙”並不是生病了。 而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因此, 新手爸媽們只需要細心護理寶寶的額口腔即可。 千萬不要聽信傳言, 用針去挑“馬牙”,

Advertisiment
覺得針經過消毒不會有什麼危害的。 小編要提醒的是, 即便是經過消毒的針或者是其他的用具也會有傷口感染的危機。 不但如此, 若是家長在清洗新生兒口腔用力過度, 導致新生兒口腔皮膚破損, 造成細菌感染, 那麼就會導致牙齦紅腫, 甚至還會導致新生兒發高燒。 導致新生兒急性頜骨骨髓炎的原因就是因為馬牙處理不當導致的, 更有敗血症的危機。 因此, 家長們一定要正確對待新生兒的“馬牙”, 讓其自行脫落, 不要弄巧成拙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