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面部及頸部有“紅記”,是否要手術治療?

新生兒面頸部出現“紅記”, 首先應考慮患了血管瘤中最輕的毛細血管瘤。 它主要是由於毛細血管網擴張和毛細血管增生而引起, 臨床有以下幾種表現: 

(1)橙色斑即新生兒斑。 呈橙紅或淡紅, 不突出皮面的顏色不顯, 輕壓即退色, 多位於前額、上眼瞼、枕部頸部, 幾乎都在數月內自行消退, 不必處理。  

(2)紅斑痣即葡萄酒色斑。 淡紅或暗紅的色斑, 不高出皮面, 位於面部、頸部, 形狀不規則, 紅斑不擴大, 但也很難消退。 紅斑痣的存在, 除了影響面容外多無其他妨礙。 但對臉部三叉神經分佈範圍內的紅斑痣應引起注意,

Advertisiment
有可能患兒同側大腦半球亦有類似血管瘤, 以後可能出現癲癇(Sturge—we—ber綜合征)。 生長緩慢的一般不予治療, 只有當表面有棘狀改變時採用分次切除或鐳射治療。  

(3)草莓狀血管瘤。 是小兒血管瘤中最多見的一種, 可發生在身體各部, 以頭、面部多見, 邊界清楚, 逐漸高出皮面, 顏色鮮紅或暗紅, 在2—6個月內增長最快, 以後趨向靜止, 1歲後開始消退。 因有自行消退傾向, 可短期內等待、觀察, 如蔓延迅速、面積廣, 可考慮手術切除或鐳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