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新生兒常見的疾病之一, 大多數由生產過程中的產傷以及缺氧等原因引起, 是目前造成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生兒顱內出血根據出血部位不同可以分為四種情況, 分別是硬膜下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以及腦實質出血。
新生兒腦出血的四種類型分別是什麼?
一、硬腦膜下出血
多為產傷所致。 一般在出生24h後出現驚厥、偏癱和斜視等神經系統症狀。 出血輕者可無症狀, 至數月後發生硬腦膜下積液, 嚴重者可在出生後數小時內死亡。 以大腦鐮撕裂和小腦天幕撕裂兩種類型最常見。
Advertisiment
二、腦實質出血
出血多為小靜脈栓塞後使毛細血管壓力增高而導致破裂出血。 如出血部位在腦幹, 則早期可發生瞳孔變化、呼吸不規則和心動過緩等, 前囟張力可不高。 主要後遺症為腦癱、癲癇和精神發育遲緩。 下肢運動障礙較為多見。
三、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
往往因缺氧引起, 多見於胎齡小於32周、體重<1500g的早產兒。 大多在生後72h內發病, 常表現為不吃、體溫不升、呼吸暫停、嗜睡、肌張力低下和擁抱反射消失等抑制症狀, 也有表現煩躁、腦性尖叫、肌震顫和凝視等。 呼吸節律不齊或呼吸暫停是病情嚴重時最常見症狀。
四、蛛網膜下腔出血
大多有產傷史。 典型症狀是生後第2天發作驚厥, 發作間歇情況良好,
Advertisiment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原因是什麼?
造成新生兒顱內出血的原因有很多, 籠統來說是是產程擠壓和窒息導致的, 具體來說, 造成新生兒顱內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早產
一切在產前、產程中和產後可以引起胎兒或新生兒缺氧、缺血的因素都可導致顱內出血, 早產兒多見。 在腦室周圍的室管膜下及小腦軟腦膜下的顆粒層均存留胚胎生髮層基質(germinal matrix, GM)。 GM的血液供應源於大腦前動脈及中動脈, 其管壁是由僅含內皮細胞的毛細血管網組成, 缺乏膠原和彈力纖維的支撐。 GM的內皮細胞富含線粒體, 耗氧量大,
Advertisiment
2.血流動力學異常
缺氧、酸中毒等均可損害腦血流的自主調節功能, 使其變為“壓力被動性腦迴圈”, 此時壓力的波動可直接作用于末端毛細血管, 使其破裂而出血。 低血氧和高碳酸血症可使腦血管擴張, 靜脈淤滯, 壓力增高而引起栓塞和出血。
Advertisiment
3.外傷
主要為產傷所致。 如胎位小正、胎兒過大、產程過短或過長以及使用高位產鉗、胎頭吸引器等, 可導致天幕、大腦鐮撕裂和腦表淺靜脈破裂而引起硬膜下出血。 此外, 使用面罩加壓給氧、頭皮靜脈穿刺、氣管插管等操作時使頭部過分受壓, 也可導致顱內出血的發生。
4.其他
新生兒患有凝血機制障礙或血小板減少性疾病;母孕期服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利福平等藥物;腦血管發育畸形;不適當地輸入高滲溶液(如碳酸氧鈉、葡萄糖酸鈣、甘露醉等)等均可導致血管破裂而發生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