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預防及治療

顱內出血常能引起中樞神經損傷, 嚴重時能導致癱瘓、癲癇、腦積水、智力發育不全甚至死亡。 應積極預防, 對未成熟兒, 難產、手術產及產時曾有窒息的新生兒, 應在娩出後特別注意護理和保暖, 並肌肉注射維生素K34mg, 每日2次, 共2~3天, 以預防出血。 一旦發生, 必須抓緊時機儘快治療。

根據患兒的產程病史、臨床表現、結合輔助檢查, 一般可明確診斷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頭顱B超對顱內中心部位病變解析度高, 因此成為顱內出血的特異性診斷手段, 應為首選, 一般在生後3-7天進行, 1周後動態監測。 但蛛網膜下腔出血、後顱窩和硬膜外出血不易發現,

Advertisiment
需CT、MRI確診。

(一)防止繼續出血保持病兒安靜, 避免擾動, 頭肩略墊高, 給鎮靜藥如苯巴比妥鈉5~7mg/公斤體重/次肌肉注射, 或水合氯醛60mg/公斤體重/次肛門內注入, 可交替使用, 6~8小時一次, 單純為鎮靜用劑量可縮小, 為解痙用劑量可稍大, 或用安定每次~2毫克肌注。 對躁動不安, 有驚厥或抽搐者, 可用冬眠藥物。 此外給維生素K110mg肌注, 每日~2次, 連用2~3天, 促進血液凝固。 給維生素C100-300mg, 每日一次, 以降低毛細血管脆性和通透性, 出血嚴重者可給6-氨基已酸1g深於5~10%葡萄糖100ml靜脈點滴, 嚴重病兒可輸入少量新鮮血或血漿(10ml/公斤體重)促進凝血。

(二)降低顱內壓顱內壓增高明顯, 有腦水腫症狀時, 可靜脈緩慢注射脫水劑, 如20%甘露醇10-20ml, 25%山梨醇10~20ml或50%葡萄糖20ml靜脈點滴,

Advertisiment
4~6小時後可酌情重複應用。 但在疾病早期或顱內有繼續出血傾向時, 須慎用脫水劑, 以免加重出血。

(三)糾正酸中毒尤其有嘔吐、抽搐、高熱時, 容易出現酸中毒。

(四)預防肺部感染應及早使用抗生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