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驚厥 勿把寶寶抱著跑

新生兒驚厥多為腦部器質性損害, 常見於缺血缺氧性腦病、產傷、顱內出血、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發育畸形、先天代謝異常等。 原發者極少, 易留有後遺症, 病死率較高, 其發病率約占活產兒的1.4%, 在出生10天內, 驚厥發生率在 0.2%~0.8%以上, 初生體重在1500g以下的新生兒中, 其發生率為25.5%。

新生兒驚厥常見的是局灶性的可能難以辨認。 遊走性陣攣性肢體抽動, 交替性半側肢體驚厥或原發性大腦皮質下驚厥(呼吸驟停, 咀嚼運動, 持續性眼偏斜肌張力發作性改變)都是常見的。 目前, 臨床上按其表現主要分為五類型:

新生兒驚厥有五大類型

Advertisiment

肌陣攣性驚厥:本型臨床上少見, 常提示彌漫性腦損害, 表現為上肢和(或)下肢同時發生的急促的牽拉運動, 腦電圖常無特殊形態的異常。

多灶性陣攣性驚厥:這種驚厥是遊走性的, 無固定順序, 發作中陣攣性運動迅速地從這一肢體轉移到另一肢體, 或從這一側轉到另一側, 長時間的局灶性陣攣運動在其他部位開始前只限於一個肢體或同側的上下肢。

微小發作:較其他類型常見, 以頭面部表現為主, 無肢體強直或陣攣, 發作時運動現象輕微, 抽搐微弱而局限, 可表現為呼吸暫停、眼球偏斜、眼瞼抽動、口唇顫動、吸吮吞咽、瞳孔散大、有時伴有異常的哭笑, 或只有植物神經症狀, 有時則伴有肢體的踏車、跨步、游泳等動作。

Advertisiment

強直性驚厥:表現為全身的伸展和僵硬, 伴呼吸暫停、雙眼向上斜視, 少數呈全身性強直發作。 本型以早產兒多見, 常提示有器質性腦損害。

局灶性陣攣性驚厥:這種驚厥開始起于單側肢體或一側面部, 並可擴展到同側其他部位, 一般無意識障礙, 發作中可在中央溝附近查到一側局限性高幅尖波, 並可能擴展到同側半球的鄰近區域或對側。 輕微的局限性發作有時不能辨認, 如一側肢體或指(趾)的輕微顫動或強直, 肢體的奇特動作, 如上肢的擺鐘樣動作、雙下肢的踩踏板樣動作等。

小編點評:新生兒驚厥對新生兒腦部發育有極大的傷害, 易留後後遺症, 且死亡率較高, 大部分都發生在初生體重1500g一下的新生兒。

Advertisiment
而該病按臨床表現可分為五種類型。

新生兒驚厥時該如護理?

癲癇大發作, 是陣攣性肌肉活動伴肌張力增高和煩躁不安必須與真性驚厥相區別煩躁不安只有在刺激後才會產生陣攣, 握住肢體不動可制止陣攣。 而驚厥是自發產生的握住肢體時仍感覺到肢體的抖動。

如為顱內出血或HIE引起, 驚厥發作常加重顱內出血和腦的缺血缺氧, 加重顱腦損傷, 致病死率和後遺症增加。 不能及時控制驚厥時, 可後遺癲癇、腦性癱瘓、智力障礙、學習困難等等。 並易併發感染、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家庭護理

如果寶寶在家發生了驚厥, 家長千萬不要驚慌失措, 也不要抱著正抽搐的孩子就往醫院跑, 應該立即將孩子平臥在床上或其他合適的地方,

Advertisiment
將患兒的頭偏向一側, 以免痰嗆入氣管, 松解領扣, 掐人中穴止痙, 保證周圍環境通風良好, 沒有特別的刺激(溫度、聲音、光線、氣味等)。

在孩子的頭部、頸部、腋下用冷毛巾輕輕擦拭以降低溫度, 不要給正在抽風的孩子喂藥, 以免嗆入氣管。

小編總結:當寶寶在家發生驚厥是, 爸爸媽媽可千萬要冷靜, 萬萬不能匆忙就將還在抽搐的寶寶抱著跑, 而是應該讓寶寶平躺, 進行一系列的搶救護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