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

新生兒體檢的常規檢查指的是觀察寶寶從頭到腳的外觀是否有異常, 檢測寶寶的體溫、脈搏、心跳是否正常, 並且瞭解寶寶的活動力或當下的精神狀況是否良好。 此外, 爸爸媽媽還要瞭解寶寶平日的食欲與大小便等等狀況是否正常。
體溫與脈搏
檢查寶寶的體溫與脈搏是否正常, 通常是與身體檢查與打預防針一起進行的, 如寶寶發高燒(38℃以上)時是不能打預防針的。
臉部
通過外觀的觀察, 瞭解寶寶的五官是否對稱, 某個部位是否有歪斜的狀況。

新生兒常規體檢專案
囟門
觸摸寶寶的前囟門處,
Advertisiment
瞭解是否有鼓起的現象(如果鼓起, 代表腦壓增加), 或是有凹陷的現象(如有, 可能是營養不良或是脫水)。 另外, 寶寶的囟門通常會在1歲~1歲半之間合起來, 若是過早或過晚密合, 都有可能影響寶寶腦部的發育。
眼睛
用光筆照射寶寶的眼睛, 觀察瞳孔的大小以及對光的反應, 以及是否有斜視的問題。
嘴巴
先檢查寶寶嘴巴的外觀, 看外觀是否正常;然後讓寶寶張開嘴, 檢查口腔黏膜上是否有小白點等情形(有小白點, 說明寶寶有奶垢或鵝口瘡)。
耳朵
檢查寶寶耳朵的大小是否適當, 有無耳道或是長異物。 同時還要檢查寶寶的聽力, 在寶寶的耳朵旁邊發出聲音或是叫他, 看看他對聲音的反應是否靈敏。
頸部
檢查寶寶是否有斜頸現象,
Advertisiment
或頸部兩側是否有先天性腫塊。
皮膚
按壓寶寶的額頭, 瞭解寶寶是否有黃疸, 並檢查其他部位的皮膚狀況, 如是否有胎記、斑點, 或是有皮膚過敏問題。
心臟(心雜音)
檢查寶寶的心臟是否有雜音, 有些寶寶會有暫時性的心雜音, 之後慢慢會消失。 若沒有消失, 就需要視情形做心臟超聲波檢查, 瞭解寶寶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
腹部
1 摸摸寶寶的肚子, 檢查肝脾是否有腫大或是硬塊。
2 檢查寶寶的腸胃蠕動狀況是否正常。
3 輕敲寶寶的肚子, 瞭解是否有脹氣問題。
改善脹氣的方法
1 改善餵食的方法, 通常喂牛奶的寶寶脹氣問題較嚴重, 餵奶前要檢查奶嘴中是否有過多空氣。
2 無論是喂母乳還是喂配方奶, 在寶寶喝完奶後務必要幫他拍背排氣。
Advertisiment

3 在餵食1個小時以後, 以順時針的方向按摩寶寶肚臍的周圍, 或是用毛巾給寶寶熱敷肚子。
4 在寶寶肚子周圍塗上薄荷油, 可以刺激腸胃蠕動, 幫助寶寶排氣。

改善脹氣方法
外生☆禁☆殖☆禁☆器
1 按壓寶寶的腹股溝管, 看是否鼓起或很大, 過大有可能是疝氣所致(腸胃跑到腹股溝管處)。
2 檢查寶寶外生☆禁☆殖☆禁☆器的外觀、大小與位置是否正常, 可以體檢出寶寶是否為陰囊水腫或是其它隱性疾病。
(兼職編輯:吳雅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