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體溫多少才正常

新生兒體溫是寶寶健康與否的標誌之一, 那麼新生兒體溫多少才是正常呢, 我們就來聽一下專家的解答吧。

新生兒體溫多少才正常?

新生兒成長發育體溫中樞發育是不完善的, 而且皮下脂肪薄, 保溫能力差, 加上散熱快, 體溫常常不穩定。 特別是在初生時, 新生兒從溫度恒定的母體來到溫度較低的體外, 體溫往往要下降2℃左右, 以後可逐漸回升, 一般12~24小時內穩定在36~37℃之間。 還有一種值得注意的情況是:新生兒出生後第2~4天, 體溫可很快上升到39~40℃, 往往可持續幾個小時, 多則可達到一、二天, 醫學上稱作“脫水熱”或“一次性發熱”,

Advertisiment
這可能是室溫過高, 包裹太厚, 新生兒通過增加皮膚水分來蒸發散熱, 如果水分不足, 可使得血液濃縮, 體溫驟然升高。

怎樣測量新生兒體溫?

新生兒口腔狹小且不能配合, 所以口表絕對禁用。 一般測頸溫、腋溫來瞭解孩子的體溫變化。 肛門測溫較麻煩, 平時少用, 但當孩子有病, 皮膚溫度不能反映真實體溫時, 就必須用肛表測直腸溫度。 具體測量方法如下:

頸部測溫:將體溫表橫置於頸部皮膚褶縫間, 使皮膚夾住體溫表的感應端, 至少夾持5分鐘, 能夾10分鐘最好, 該處測溫最簡便, 不必解衣。 缺點是體溫表不易固定, 頸部皮膚溫度易受室溫干擾, 故該處正常體溫偏低為36.3℃。

腋下測溫:把體溫表感應端放在一側腋窩正中用上臂緊夾即可,

Advertisiment
至少夾持5分鐘。 該處測溫也較方便, 只需稍為解松一些衣服即可, 其所得結果的正確性較頸部為高, 受室溫干擾少, 與口腔測溫相接近, 並不需要加0.5℃。

肛門測溫:先將肛門體溫表的水銀感應頭蘸食物油或甘油少許, 分開臀溝後插入肛門3~5釐米, 3分鐘即可。 該處測溫雖較麻煩, 但最正確, 故有病時應用肛門測溫為好, 正常體溫與口腔測溫相接近, 不必減0.5℃。

用紙片感應額部測溫, 比體溫測溫更方便, 但讀數較粗, 估計今後會推廣。

以上就是關於新生兒體溫是多少的解答了, 瞭解新生兒體溫, 關注寶寶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