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髖關節脫位的表現

1 新生兒髖關節脫位的表現:關節活動受限

在嬰兒和新生兒時期, 有暫時性關節功能障礙, 呈某種固定姿勢。 典型症狀為患兒肢體呈屈曲狀不敢伸直, 活動較健側差, 無力, 牽拉下肢時則可伸直, 但鬆手後又呈屈曲, 少數患兒下肢呈外旋位, 外展位或兩下肢呈交叉位, 甚至髖關節完全呈僵直狀態, 少數患兒在牽拉下肢時哭鬧。

小貼士:

在兒童期先天性髖脫位通常是以無痛和關節活動不受限為其特點, 這點症狀是與新生兒和嬰兒時期的髖關節脫位的表現是完全相反的。

2 新生兒髖關節脫位的表現:臀紋不對稱

如果寶寶兩條大腿的條紋不對稱、腿有長短,

Advertisiment
也往往是小兒髖關節脫位。

多發性畸形伴有髖脫位時, 檢查者往往發現大腿與小腿的比例不相稱, 大腿短而粗, 小腿卻細長, 往往臀部寬大, 腹股溝皺紋短或不清楚。 臀部檢查時可見兩側的皮紋不同, 患側一般升高或增加一條, 整個下肢在放平劑時往往感覺患肢外翻15~20°有縮短現象。

3 新生兒髖關節脫位的表現:摸不到股骨頭

股骨頭不能摸到, 屈髖屈膝各90°, 一手握住小腿上端, 另一手拇指置腹股溝韌帶處, 其它4指置臀部環跳處, 將手旋轉小腿時, 正常情況下在前面可以發現股骨頭的活動與突起。 脫位時, 前面空虛而臀部後面的四指卻感到股骨頭在活動。

4 新生兒髖關節脫位的表現:其他症狀

1、如大陰☆禁☆唇不對稱,

Advertisiment
臀部、大腿內側或膕窩的皮膚皺折加多, 加深或不對稱, 會陰部加寬。

2、寶寶不太願意做要把兩腿分開才能做的事情, 給寶寶換尿布時, 聽到關節有響彈聲。

3、到了學步期, 寶寶卻不太愛走路;寶寶走路時, 老是一隻腳疊在另一隻腳上;寶寶走路時, 一搖一擺像只小鴨子。

注意:

如果寶寶出現以上情況中的兩種, 就有可能是髖關節脫位了, 爸媽應該帶寶寶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相關文章:

新生兒有必要檢查髖關節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