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是一種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 多發生於新生兒和嬰幼兒。 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膚、腸道、陰☆禁☆道寄生。 由於孩子入口的東西不乾淨:乳具消毒不乾淨、乳母的乳☆禁☆頭不乾淨、照顧孩子的人手不乾淨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污染, 對於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兒或小嬰兒都容易引起鵝口瘡的產生。
鵝口瘡症狀
如果發現寶寶的以下症狀, 就要注意了。
1.口腔粘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 周圍無炎症反應, 形似奶塊無痛, 擦去斑膜後, 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
Advertisiment
2.好發於頰舌、軟齶及口唇部的粘膜, 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濕紗布擦掉;
3.在感染輕微時除非仔細檢查口腔, 否則不易發現, 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有進食時痛苦表情。 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 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4.受損的粘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更為嚴重者病變可蔓延至食道、支氣管, 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現呼吸、吞咽困難, 少數可併發慢性粘膜皮膚念珠菌病可影響終身免疫功能。 甚至可繼發其他細菌感染, 造成敗血症。
輕症可見口腔粘膜表面覆蓋白色乳凝塊樣小點或小片狀物,
Advertisiment
鵝口瘡預防
鵝口瘡的預防
先看看這些引起鵝口瘡的念珠菌是怎麼來的吧。 這些肉眼看不見的黴菌主要來自產婦陰☆禁☆道、帶菌的醫護人員以及沒有經過嚴格消毒的奶瓶和尿布。 寶寶的皮膚或口腔粘膜接觸到這些被黴菌污染過的東西後就會引起局部的感染。 所以剛做母親的產婦, 和嬰兒室醫護人員應該注意個人衛生, 母親餵奶前應該洗手並用溫水擦乾淨自己的乳☆禁☆頭,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判斷鵝口瘡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患鵝口瘡?
1、口腔粘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 周圍無炎症反應, 形似奶塊。 無痛, 擦去斑膜後, 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 斑膜面積大小不等, 可出現在舌、頰、齶或唇內粘膜上。
2、好發於頰、舌、軟齶及口唇部的粘膜, 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濕紗布擦掉。
3、在感染輕微時, 除非仔細檢查口腔, 否則不易發現, 也沒有明顯痛感, 或僅有進食時痛苦表情。 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 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4、受損的粘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 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 更為嚴重者, 病變可蔓延至食道、支氣管, 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 出現呼吸吞咽, 困難少數可併發慢性粘膜皮膚念珠菌病,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新生兒鵝口瘡是可以預防的, 平時只要注意口腔護理, 每次餵奶後再喂幾口溫開水, 可沖去留在口腔內的奶汁, 這樣黴菌就不會生長了, 此外, 於每次餵奶前, 先將乳☆禁☆頭揩淨, 雙手也要洗乾淨。 新生兒所用食具, 應煮沸消毒後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