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新生兒為什麼比較容易有黃疸症狀?
A:新生兒體內有較高的紅細胞數目, 而且紅細胞的壽命較成人短。 造成黃疸的原因是當紅細胞老化破壞時, 血紅素經代謝後產生膽紅素, 膽紅素由血液運送到肝臟, 而新生兒肝臟的功能尚未成熟, 因此吸收膽紅素的能力較差, 經代謝後, 由膽管排出膽紅素於腸胃道間, 通常糞便會呈現黃色。 但由於新生兒的腸內菌較少, 加上腸道的蠕動比較差、吸收能力也不好, 因而會增加肝腸迴圈, 還來不及排出的廢物又被身體吸收, 所以造成黃疸症狀。
黃疸症狀會隨著時間而改善,
Advertisiment
Tips:令人又愛又恨的膽黃素
過去的研究認為, 新生兒黃疸嚴重者可能造成寶寶中樞神經的傷害。 但時至今日, 有些醫學研究指出, 膽黃素其實是絕佳的抗氧化劑, 能幫助新生兒面對離開母體後大量氧化的情況, 並有助於新生兒適應新環境。
Q2:有黃疸症狀, 在家自己照日光燈或是曬一曬太陽就可以了嗎?
A:一般來說, 藍光治療是幫助緩解黃疸症狀的治療行為之一,
Advertisiment
光照療法的副作用有發熱、腹瀉和皮疹, 但多不嚴重, 可繼續治療。 藍光可分解體內的核黃素, 故光療時應遵從醫囑給寶寶補充核黃素。 此外, 光療時還要適當給寶寶補充水分和鈣。
Q3:新生兒住院照黃疸, 日後是否容易造成近視?
Advertisiment
A:由於住院照黃疸時寶寶是脫光衣物躺在保溫箱中, 雙眼需戴上遮光罩, 以免損傷視網膜。 由於遮光罩的材質是完全阻絕紫外線的, 因此醫護人員在照光期間需隨時注意寶寶的狀況, 避免遮光罩脫落。 另外, 還要注意寶寶是否適時補充水分, 避免脫水。 若做到上述注意事項, 是不會對寶寶的視力及身體造成其他影響的。
Q4:如何觀察寶寶水分攝取是否充足?
A:以寶寶的體重來觀察, 1千克的體重一天需攝取120~180毫升的奶水, 假如新生兒的體重是3千克, 每天則需攝取奶水量約為400~500毫升。 若是採取母乳餵養, 在奶量上不易計算, 則可以觀察寶寶的嘴唇會不會幹幹的、尿布是否需要常常更換(每天最少6次), 以及寶寶的尿液顏色會不會太黃等加以判斷,
Advertisiment
Tips:新生兒黃疸的治療
臨床上觀察新生兒的黃疸指數, 若血清膽紅素超過12.9毫克每分升時, 醫師就會施予治療, 治療與處置方式有兩種:
1、照光治療是利用膽紅素的分子可以吸收特定光波的能量而改變結構的特性, 將膽紅素分子轉變為毒性較小且易溶于水的物質, 經由膽汁排除。
2、換血治療較容易引起相關併發症。 新生兒黃疸若能早期監控, 施予照光治療, 通常能大幅度減輕症狀, 降低換血治療的幾率。
Q5:黃疸寶寶如何居家照護?
A:新生兒黃疸是一種常見、卻不容忽視的症狀。 有此症狀的寶寶在家時需注意水分的攝取是否足夠, 隨著時間增加, 寶寶的身體可以自行代謝, 減輕症狀。
Advertisiment
Q6:有人說餵食新生兒葡萄糖水或是服用中藥可以降黃疸, 是真的嗎?
A:在新生兒體內的代謝過程中, 充足的水分攝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許多新手媽媽一開始哺喂母乳的情況不太順利, 導致寶寶連帶沒有攝取到足夠的水分, 代謝狀況差, 黃疸遲遲不退, 因此建議可在餐與餐中間補充適量的水。 至於餵食葡萄糖水, 恐怕會養成新生兒口味上偏甜的不良飲食習慣。 中藥治療黃疸效果不錯, 但是小寶寶服用有一定的困難,並且一定要請正規醫院的醫生開具藥方。
Q7:因為哺喂母乳,所以害寶寶黃疸?
A:臨床上有許多新手父母都有同樣的疑問,寶寶有黃疸症狀,該不該繼續哺喂母乳?由於母乳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及雌激素,的確會影響新生兒黃疸症狀的持續,但並不是因為哺喂母乳才導致新生兒黃疸。一般來說,生理性的黃疸主要還是因為新手媽媽剛開始餵食母乳的狀況不佳,寶寶攝取水分不足,無法從尿液中排出,所以黃疸症狀不容易消退。其他病理性黃疸症狀,可詢問專業醫師後施予治療。只要事先做好心理準備,用心觀察小寶寶的餵食狀況,即使有新生兒黃疸症狀,仍然可以持續哺喂母乳。
但是小寶寶服用有一定的困難,並且一定要請正規醫院的醫生開具藥方。Q7:因為哺喂母乳,所以害寶寶黃疸?
A:臨床上有許多新手父母都有同樣的疑問,寶寶有黃疸症狀,該不該繼續哺喂母乳?由於母乳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及雌激素,的確會影響新生兒黃疸症狀的持續,但並不是因為哺喂母乳才導致新生兒黃疸。一般來說,生理性的黃疸主要還是因為新手媽媽剛開始餵食母乳的狀況不佳,寶寶攝取水分不足,無法從尿液中排出,所以黃疸症狀不容易消退。其他病理性黃疸症狀,可詢問專業醫師後施予治療。只要事先做好心理準備,用心觀察小寶寶的餵食狀況,即使有新生兒黃疸症狀,仍然可以持續哺喂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