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黃疸 藍光該照還得照

寶貝什麼情況要照藍光?

生後一周內出現皮膚黃染, 是新生兒期較常見的現象

大約有50%的足月寶貝和80%的早產寶貝會有黃染出現, 而且大都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寶貝皮膚發黃是體內叫膽紅素物質在作怪, 人體內的血清膽紅素增高所引起的皮膚、眼睛鞏膜的黃染稱作“黃疸”。 血清膽紅素是人體內紅細胞衰老死亡後的代謝產物, 血液中的膽紅素被肝臟攝取並代謝處理, 隨膽汁進入腸道, 在腸道進一步代謝後隨糞便排出。

如考慮為病理性黃疸, 一定要積極進行治療

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

Advertisiment
出生後4~6天是最黃的時候, 7~10天以後逐漸消退, 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2.9mg/dL, 這種黃疸程度不重並能自然消退多屬於生理性黃疸。 如果黃疸持續不退而且有逐漸加重的跡象, 同時寶貝出現精神不好、哭鬧增多、體重下降等情況時, 便不可再掉以輕心。 當新生兒出現以下情況之一時, 應考慮為病理性黃疸, 需積極治療:①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②黃疸進展較快。 輕度黃疸是指鞏膜、面部或達到軀幹部黃染, 若發展到四肢甚至手腳心, 屬於中重度黃疸;③黃疸持續時間長, 超過2周, 或消退後又重新出現並進行性加重。 出現上述情況時, 家長要帶寶貝到醫院就診, 尤其是在生後一周內的新生兒, 黃疸發展到四肢時需及時到醫院檢測膽紅素濃度。
Advertisiment
膽紅素如高於12.9 mg/dL, 則應住院診治。

大多數的新生兒要經歷黃疸的過程, 而且多屬於生理性黃疸

對剛出生的寶貝來說, 由於此階段的生理特點, 血清膽紅素的產生過多, 超過了肝臟的處理能力, 而肝細胞對膽紅素的處理能力又較弱, 血清膽紅素不能及時排出體外。 因此, 血液中膽紅素的濃度就升高了, 出現了黃疸。 由此可見, 大多數的新生兒要經歷黃疸的過程, 而且多屬於生理性黃疸, 媽咪不必過分緊張。

照藍光是降低新生兒血清膽紅素簡單而有效方法, 國內外已應用幾十年, 快速而安全

目前, 治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主要的方法有光照療法、換血療法及藥物治療, 其中最常用即是光療, 其中最常用的為藍光照射。

Advertisiment
光療方法是給寶貝戴上保護眼睛的眼罩, 裹好尿布保護生☆禁☆殖☆禁☆器, 其他部位裸☆禁☆露放置於光療設備中, 通過皮膚吸收光波並作用於血液中的膽紅素, 促進膽紅素的排泄, 來達到退黃的目的。 照藍光是降低新生兒血清膽紅素簡單而有效方法, 國內外已應用幾十年, 快速而安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