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黃疸不要怕

 

新生兒的護理是初為人父人母的年輕人應該掌握的, 嬰兒那麼稚嫩, 稍不留神就會患上黃疸, 但是父母也不要著急, 要正確對待黃疸。

三種原因造成導生兒黃疸

一、膽紅素生成過多 因過多的紅細胞的破壞及腸肝迴圈增加, 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 常見的病因有:紅細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腸肝迴圈增加、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形態異常、血紅蛋白病。

二、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 由於肝細胞攝取和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低下, 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 常見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綜合症、Gilbert綜合症、Lucey-Driscoll綜合症、藥物(如磺胺、水楊酸鹽、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

Advertisiment

三、膽汁排泄障礙 肝細胞排泄結合膽紅素障礙或膽管受阻, 可致高結合膽紅素血症, 但如同時伴肝細胞功能受損, 也可有未結合膽紅素的升高。 常見的病因有:新生兒肝炎、先天性代謝性缺陷病、Dubin-Johnson綜合症、膽管阻塞。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方法

一般處理方法:

第一種是藍光照療法(簡稱光療, 俗稱“漂白劑”), 它是處理高膽紅素血症的一種安全方法;

第二種是給孩子從個周靜脈輸入人血白蛋白, 以減少游離膽紅素, 促進黃疸的消退, 減少核黃疸的發生;

第三種是換血療法。

醫院臨床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療:糾正缺氧、酸中毒、低血糖, 保證液體及能量攝人等。

二、光照療法:波長427~475nm藍光、綠光或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日光亦可。

Advertisiment
膽紅素在光的作用下發生異構, 變成水溶性, 從膽汁、尿液中排出。 需保護雙眼, 適當補充水分和鈣劑。 結合膽紅素>68.4μmoL/L(4mg/dl)為光療禁忌, 可發生青銅症。

三、藥物療法

1、白蛋白或血漿:增加白蛋白與膽紅素聯結, 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2、肝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 每日5mg/kg, 分兩次口服。

3、靜脈丙種球蛋白:適用於溶血病。

4、腎上腺皮質激素:適用於溶血病。

5、糾正酸中毒:有利於膽紅素與白蛋白結合。

四、換血療法:換血指征:①產前已明確診斷溶血, 胎兒水腫, 出生時臍血Hb68μmol/L, 伴有水腫, 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②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生後12小時內膽紅素每小時上升>12μmol/L者;③總膽紅素>342μmol/L(20mg/dl)者;④已有膽紅素腦病的早期表現者,

Advertisiment
早產兒或上一胎溶血者, 伴有缺氧、酸中毒等放寬指征。

新生兒黃疸如何預防?

一、新生兒黃疸的預防應注意如下幾點:

1、新生兒黃疸常因孕媽媽遭受濕熱侵襲而影響到胎兒, 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新生兒黃疸, 故妊娠期間, 孕媽媽應注意飲食有節, 不過食生冷, 不過饑過飽, 並忌酒和辛熱之品, 以防損傷脾胃。

2、媽媽如曾生過有新生兒黃疸的嬰兒, 再懷孕期間時應作預防, 按時服用中藥。

3、新生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 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 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4、注意觀察新生兒黃疸的全身症狀, 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 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Advertisiment

5、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 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6、注意保護新生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 防止破損感染。

7、需進行換血療法時, 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 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 嚴格操作規程。

預防新生兒黃疸, 家長要做到

1、讓寶寶儘快的排除胎便, 所以要儘早餵養, 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黃素, 如果胎便沒有排乾淨, 膽黃素會被重新到吸收到血液裡, 從而使黃疸增多, 導致新生兒黃疸。 寶寶的排便若是從黑色胎變為黃色, 證明胎便已經排乾淨了。

2、給寶寶充足的水分, 因為小便過少不利於膽黃素的排泄。 一般正常的小便次數是一天6-8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