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是生理性黃疸, 一種是病理性黃疸。
黃疸症狀:
1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症狀表現為: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 有輕有重。 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 但手心和腳心不黃。 第4~6天最明顯, 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 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 在此期間, 小兒一般情況良好, 無其他不適表現。 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 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 一般來說, 生理性黃疸黃疸比較輕, 血中膽紅素濃度較低, 不會影響小兒智力。
2病理性黃疸症狀表現為:小兒黃疸可能發生在生後24小時以內,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新生兒黃疸是怎麼回事
新生兒黃疸(別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 胎黃)是指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結紮至生後28天), 由於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導致血中膽紅素水準升高而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 本病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胎齡12周時, 羊水中已有膽紅素。 這是由胎兒氣管和支氣管樹分泌到羊水中的未結合膽紅素。 胎兒靠胎盤供應血和氧氣, 但是體內為低氧環境, 必須有更多的紅細胞攜帶氧氣供給胎兒, 才能滿足胎兒的需要。 因此胎兒紅細胞破壞後產生的未結合膽紅素,
Advertisiment
出生後, 新生兒必須用自己的肺呼吸直接獲得氧氣, 體內的低氧環境得到改變, 紅細胞的需求量減少, 於是大量的紅血球被破壞, 分解產生未結合膽紅素。 新生兒必須自己處理血紅蛋白的代謝產物--未結合膽紅素。 但這時新生兒的肝功能不完善, 酶系統發育不成熟, 葡萄糖醛醯轉移酶在足月兒要3~5天、未成熟兒要5~7天才成熟, 不能把過多的膽紅質處理後排出體外, 只能堆積在血液中。 這種膽紅質象黃色的染料一樣, 隨著血液的流動, 加諸各種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 把新生兒的皮膚和鞏膜染成黃色, 就發生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Advertisiment
生理性黃疸高的治療方法:
· 喝白開水。
每天早晚必須都要給孩子喂30ML的白開水, 在白天也要適量的喝水, 讓孩子自身儘早的排掉體內的黃疸。 如果是母乳餵養還好, 如果是喝配方奶粉, 要加喂水。
· 喝葡萄糖。
發現新生兒黃疸指數高的時候, 給孩子喝點兒葡萄糖水, 把葡萄糖加入水中,
Advertisiment
· 曬太陽。
每天早上十點左右, 陽光不是很厲害的時候給孩子曬太陽, 要儘量多的曬到孩子的皮膚, 但是不要曬到眼睛。
停止母乳。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 那麼就停止餵養母乳兩到三天, 因為黃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 所以停止餵養母乳以後, 黃疸指數就會下降的。
病理性黃疸高的治療方法:
· 吃藥。
到醫院測量黃疸指數, 如果還是高, 醫生會給開控制黃疸的藥, 比如媽咪愛或者茵梔黃一類的。
· 照藍光。
如果用完以上方法都不管用, 而且孩子出生已經一兩個月了, 黃疸仍然很嚴重, 建議到醫院讓醫生診斷, 如果是病理性的, 就需要在醫生的指教下住院照藍光, 就是讓新生兒在保溫箱裡照藍光進行治療。
新生兒黃疸的食療法 :
一、治療方法
中藥方
方劑1:金錢草15g,梔子6g,茵陳9g,甘草3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
方劑2:茵陳、茯苓各20g,梔子、白術各15g,木通5g
制用法:水煎服。大便幹結者去除白術,加大黃5g,枳實5g;發熱煩躁,舌質絳紅者,加生地20g,丹皮、赤芍各15g。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濕熱證
方劑3:黃連、茵陳、雲苓各10g,黃柏、黃芩、梔子各6g
制用法:研成粉,用蜂蜜調成藥餅。貼於肚臍,外用熱水袋溫暖肚臍。
適應症:胎黃不退先天不足,氣血兩虛證。
食療法
方劑1:蟬蛻0、5g,綠豆5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
方劑2:鮮蘑菇或番薯適量
制用法:做菜煮湯。食用。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陰黃證
方劑3:冬瓜皮、玉米葉各3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
二、家庭護理
1、嬰兒出生後,即應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或黃疸逐漸加深,或黃疸退後複現等情況,以便及早考慮病理性黃疸的診斷。
2、注意觀察荒誕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難、驚剔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及早發現重症嬰兒,及早治療。
3、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肚臍部及臀部的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相關閱讀:新生兒黃疸要注意 揭開黃疸的神秘面紗
就是讓新生兒在保溫箱裡照藍光進行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食療法 :
一、治療方法
中藥方
方劑1:金錢草15g,梔子6g,茵陳9g,甘草3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
方劑2:茵陳、茯苓各20g,梔子、白術各15g,木通5g
制用法:水煎服。大便幹結者去除白術,加大黃5g,枳實5g;發熱煩躁,舌質絳紅者,加生地20g,丹皮、赤芍各15g。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濕熱證
方劑3:黃連、茵陳、雲苓各10g,黃柏、黃芩、梔子各6g
制用法:研成粉,用蜂蜜調成藥餅。貼於肚臍,外用熱水袋溫暖肚臍。
適應症:胎黃不退先天不足,氣血兩虛證。
食療法
方劑1:蟬蛻0、5g,綠豆5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
方劑2:鮮蘑菇或番薯適量
制用法:做菜煮湯。食用。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陰黃證
方劑3:冬瓜皮、玉米葉各3g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新生兒黃疸
二、家庭護理
1、嬰兒出生後,即應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或黃疸逐漸加深,或黃疸退後複現等情況,以便及早考慮病理性黃疸的診斷。
2、注意觀察荒誕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難、驚剔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及早發現重症嬰兒,及早治療。
3、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肚臍部及臀部的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相關閱讀:新生兒黃疸要注意 揭開黃疸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