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黃疸會影響智力嗎?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生理性黃疸就是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的皮膚、鞏膜黃染, 第4~6天最明顯, 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 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 在此期間, 小兒一般情況良好, 無其他不適表現。 查血時, 血清膽紅素值低於205μmol/L。 病理性黃疸表現為小兒黃疸可能發生在生後24小時以內, 或持久不退, 或消退後又出現黃疸, 或黃疸進行性加重。 查血時, 血清膽紅素值超過205μmol/L, 小兒還有其他疾病的表現。

一般來說, 生理性黃疸黃疸比較輕, 血中膽紅素濃度較低, 不會影響小兒智力。 病理性黃疸並不是全部對小兒智力有影響。

Advertisiment
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黃疸, 當血中膽紅素濃度超過340μmol/L時, 血中間接膽紅素可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 影響腦細胞的能量代謝, 腦細胞因能量不足有變性壞死, 其中以大腦基底節、下丘腦及第四腦室底部黃染明顯, 此病變稱為核黃疸或膽紅素腦病。 核黃疸發生時, 小兒黃疸明顯加重, 開始表現為嗜睡, 吸奶無力或嗆奶, 肌張力減退。 如治療不及時隨後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 部分患兒死于呼吸衰竭, 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

因此, 在新生兒出現黃疸時, 我們可以喂葡萄糖水幫助退黃。 黃疸較重時, 應及時將患兒送往醫院治療, 防止核黃疸的發生,

Advertisiment
避免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

黃疸兒能不能打乙肝疫苗?

注射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 要儘早接種第一次乙肝疫苗, 以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險。 而寶寶1個月時得注射第二針, 最後的第三針則在6個月時。 可問題就出在, 有些寶寶在滿月的時候, 黃疸還沒退。

醫生不敢打, 那是因為他無法判斷寶寶的黃疸是什麼緣由導致的。

如果是病理性黃疸, 比方說寶寶已患有乙型肝炎或攜帶乙肝病毒, 那麼, 不論打多少支乙肝疫苗, 都不會產生相應的保護性抗體——乙肝病毒表面抗體, 只會浪費疫苗和錢而已。

僅如此還算好, 有些寶寶更是完全不能接種乙肝疫苗。 因為乙肝疫苗是經過處理或通過基因工程技術製備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Advertisiment
它的主要作用是誘發機體產生保護性抗體, 從而預防乙肝病毒感染。 這個反應本來是很安全的, 受種者不會因此患上乙肝, 但有時身體也可能會反應過度, 甚至誘發或加重某些原有疾病。

因此, 如果寶寶對疫苗中的任何成分(如酵母等)過敏, 或者之前就已經發現有乙肝疫苗過敏情況(如疫苗注射後出現蕁麻疹、呼吸困難、口和咽喉部水腫、休克等), 就不要再接種了。 另外, 有發熱、肝炎、急性☆禁☆感染或其他嚴重疾病的寶寶, 可暫緩接種, 待痊癒後補種;免疫缺陷的寶寶, 則應視為乙肝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證”。

當然, 還有些寶寶曾感染乙肝病毒, 而現在已經自然獲得有效的保護性抗體(乙肝兩對半檢查,

Advertisiment
表面抗體呈陽性), 也沒必要接種疫苗了。 不過, 即便接種也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但如果是急性乙肝病兒, 經積極治療後完全治癒並康復, 檢查乙肝病毒兩對半只剩下核心抗體為陽性, 而保護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體又始終不能自己產生, 則可注射乙肝疫苗, 促使表面抗體產生, 使寶寶以後不再得乙肝。

所以, 有黃疸的寶寶能否接種乙肝疫苗, 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當時寶寶僅有黃疸, 而無發熱、肝功能損害或其他嚴重的疾病, 則可放心地接種乙肝疫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