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黃疸的病情類型以及治療

新生兒黃疸一般分為三種:生理性的、母乳性的和病理性的。 新生兒一旦出現黃疸, 家長就會顯得比較緊張, 著急想知道新生兒黃疸吃什麼藥好。

新生兒黃疸, 首先考慮是生理性黃疸, 只要不是很嚴重, 多可以在2周內完全消失, 如果黃疸比較重或者持續不退, 則為病理性黃疸, 需要住院治療。

不是所有的新生兒黃疸都需服用藥物的, 像嬰兒生理性黃疸, 這種情況一般是寶寶出生第三天開始有的, 第四天到第五天為高峰期, 一直到第七天。 從第八天開始慢慢的退去。 一般生理性黃疸半個月退光。 所以這種黃疸是不需服用藥物的。

Advertisiment

那麼病理性黃疸吃什麼藥好呢?小編今天從西藥和中藥介紹一下:

 一、西藥

1、葡萄糖及鹼性溶液 葡萄糖可供給患兒熱量, 營養心、肝、腦等重要器官, 減少代謝性酸中毒。 酸中毒時, 血腦屏障開放, 可使膽紅素進入腦組織的量增加, 尚應及時輸給鹼性溶液糾正酸中毒, 預防膽紅素腦病。 碳酸氫鈉劑量(mEq)=鹼剩餘×體重(kg)×0.3。

2、血漿或白蛋白 供給與膽紅素聯結的白蛋白, 可使游離的非結合膽紅素減少, 預防膽紅素腦病。 血漿25ml/次靜脈注射(100ml血漿含白蛋白3g, 1g白蛋白可聯結非結合膽紅素8.5mg)或白蛋白lg/kg加25%葡萄糖10~20ml靜脈滴注, 每天1~2次。

3、酶誘導劑 能誘導肝細胞滑面內質網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 降低血清非結合膽紅素。

Advertisiment
苯巴比妥尚能增加Y蛋白, 促進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 苯巴比妥每日5~8mg/kg, 尼可殺米每日100mg/kg, 皆分3次口服。 因需用藥2~3天才出現療效, 故要及早用藥。 兩藥同用可提高療效。

4、腎上腺皮質激素 能阻止抗原與抗體反應, 減少溶血;並有促進肝細胞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對膽紅素的結合能力。 強的松每日1~2mg/kg分三次口服, 或氫化考地松每日6~8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1~2mg加10%葡萄糖100~150ml靜脈滴注。 疑有感染者在有效抗感染藥物控制下慎用。

二、中藥

1、消黃利沖劑 茵陳9g, 桅子3g, 大黃3g, 茅根10g, 金錢草6g, 茯苓6g。

2、茵陳蒿湯 茵陳1.5g, 梔子9g, 制大黃3g, 甘草1.5g。

3、三黃湯 黃芩4.5g, 黃連1.5g, 制大黃3g。

溫馨提示:

注意新生兒的保暖, 適當提早餵養, 及早排出胎便, 減少膽紅素的腸肝迴圈, 可以減輕生理性黃疸的程度。

Advertisiment

無論是西藥治療, 還是中藥治療, 還有我們常口口相傳的曬日光治療等, 都要經過醫生的診斷, 聽從醫囑對寶寶進行護理, 切不可自行主張盲目用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