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是每個小孩必須經歷的過程, 父母也不用過分擔心, 聽醫生的建議, 按時給孩子吃藥和護理。 很快就會好的。
下面是新生兒出現黃疸的詳細說明:(供你參考,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Advertisiment
揭開黃疸的神秘面紗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可能出現皮膚黃染, 這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沉積在皮膚 表面所致, 醫學上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由於血液中的紅細胞過多, 且這類紅細胞壽命短, 易被破壞, 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另一方面, 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 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 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新生兒發生黃疸可能是生理性的, 也可能是病理性的。 如果是生理性黃疸, 不需要特殊處理就可以自行消退。 病理性黃疸是由於疾病所引起的, 使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 它發生在新生兒的特定時期, 使生理性黃疸明顯加重,
Advertisiment
除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外, 還有一種新生兒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 其特點為:黃疸程度較生理性高, 黃疸持續時間長, 有的可持續三個月之久。 但嬰兒一般情況良好, 無引起黃疸的其他病因可發現。 停喂母乳後3天, 黃疸下降明顯。 母乳性黃疸與腸道重吸收膽紅素有關。 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引起膽紅素腦病。 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診斷母乳性黃疸必須首先排除病理性黃疸!
Advertisiment
怎樣識別新生兒黃疸?
仔細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 區別孩子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對於治療十分重要。 父母可以根據以下的特點來識別: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一般不深, 其特點:①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 ②黃疸逐漸加深, 在第4-6天達高峰, 以後逐漸減輕。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兒, 黃疸一般在生後2周消退,
Advertisiment
病理性黃疸有下列特徵:①黃疸出現時間過早, 於生後24小時內出現。 ②黃疸消退時間過晚, 持續時間過長, 超過正常的消退時間, 或黃疸已經消退而又出現, 或黃疸在高峰時間後漸退而又進行性加重。 ③黃疸程度過重, 常波及全身, 且皮膚黏膜明顯發黃。 ④檢查血清膽紅素時, 膽紅素超過12mg/dl, 或上升過快, 每日上升超過5mg/dl。 ⑤除黃疸外, 伴有其他異常情況, 如精神疲累, 少哭,
Advertisiment
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可併發膽紅素腦病, 通常稱“核黃疸”, 造成神經系統損害, 導致兒童智力低下等嚴重後遺症, 甚至死亡。 因此, 當孩子出現黃疸時, 如有以上5個方面中的任何一項, 就應該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 這樣就能早期發現病理性黃疸以便及時治療。
精心護理黃疸寶寶
發現新生兒出現黃疸時, 父母要注意:
(1)判斷黃疸的程度 家長可以在自然光線下, 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 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 為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 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 為重度黃疸。
(2)觀察大便顏色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 應考慮病理性黃疸, 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所致。
如果黃疸程度較重、出現伴隨症狀或大便顏色異常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以免耽誤治療。
(3)儘早使胎便儘早排出。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紅素,如果胎便不排乾淨,膽紅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特殊的肝腸迴圈重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增高。
(4)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小便過少不利於膽紅素的排泄。
每個新生兒都經過一個黃膽期即面部皮膚和眼白髮黃,只是有的明顯,有的用肉眼看不出,醫學上稱之為生理性黃膽。這種黃膽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4-6天達高峰,10-14天消退。如果提前出現,延後消失,或黃膽嚴重者則屬於病理性黃膽,需要到醫院檢查治療。
出生後6小時開始喂水可以減輕黃膽的程度,因為腸蠕動可減少腸腔中的膽紅素吸收。如果黃膽很重,就要住院進行光療,能迅速降低黃膽,避免發生膽紅素腦病(也叫核黃膽),因為核黃膽可引起智力低下的後遺症。所以每位母親要注意自己的寶寶的皮膚顏色,如有異常到當地醫院諮詢,以便讓醫生告訴你的小兒是否需要治療。
黃疸是因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皮膚及鞏膜黃染。
新生兒膽紅素代謝具有一些特點 :概括地說新生兒膽紅素形成相對較多 ,而對膽紅素的代謝、排泄功能又較低 ,所以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後一定時期裡會發生生理性黃疸 ,有病時亦容易出現黃疸。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 1)在出生後 2~ 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 ,在第 4~ 6天為高峰 ,第 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 ;( 2)黃疸有一定限度 ,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佈在面部及軀幹部 ,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 ;( 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 2週末基本上消退 ,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 3周內消退 ;( 4)小兒體溫正常 ,食欲好 ,體重漸增 ,大便及尿色正常。
有下列表現之一時常提示黃疸為病理性 :( 1)黃疸出現得早 ,生後 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疸 ;( 2)黃疸程度重 ,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 ,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於 12~ 15毫克 /分升 ;( 3)黃疸持久 ,出生 2~ 3周後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 ,或減輕後又加深 ;( 4)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 ;( 5)有體溫不正常、食欲不佳、嘔吐等表現者。
一旦懷疑小兒有病理性黃疸 ,應立即就診。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為細胞破壞增多 ,常見因母親與胎兒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或紅細胞葡萄糖 - 6-磷酸脫氫酶缺陷。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頭顱血腫或其它部位出血亦使紅細胞破壞增加 ,引起黃疸。一些細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黃疸 ,感染可發生在宮內或出生後。敗血症、泌尿道感染時黃疸發生率較高。出生時窒息、缺氧或生後胎糞排出延遲者 ,黃疸往往較深。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克汀病 )患兒的黃疸消退常延遲。母乳性黃疸 ,約占母乳餵養的 0.5~ 1%。
生理性黃疸一般毋需處理。生後較早地開始進食可以使胎糞較早排出 ,而且建立腸道的正常菌群 ,從而減少膽紅素自腸道吸收 ,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黃疸。新生兒有黃疸時要避免使用磺胺藥、阿司匹林 ,因這些藥物有利於核黃疸的發生。
以免耽誤治療。(3)儘早使胎便儘早排出。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紅素,如果胎便不排乾淨,膽紅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特殊的肝腸迴圈重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增高。
(4)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小便過少不利於膽紅素的排泄。
每個新生兒都經過一個黃膽期即面部皮膚和眼白髮黃,只是有的明顯,有的用肉眼看不出,醫學上稱之為生理性黃膽。這種黃膽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4-6天達高峰,10-14天消退。如果提前出現,延後消失,或黃膽嚴重者則屬於病理性黃膽,需要到醫院檢查治療。
出生後6小時開始喂水可以減輕黃膽的程度,因為腸蠕動可減少腸腔中的膽紅素吸收。如果黃膽很重,就要住院進行光療,能迅速降低黃膽,避免發生膽紅素腦病(也叫核黃膽),因為核黃膽可引起智力低下的後遺症。所以每位母親要注意自己的寶寶的皮膚顏色,如有異常到當地醫院諮詢,以便讓醫生告訴你的小兒是否需要治療。
黃疸是因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皮膚及鞏膜黃染。
新生兒膽紅素代謝具有一些特點 :概括地說新生兒膽紅素形成相對較多 ,而對膽紅素的代謝、排泄功能又較低 ,所以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後一定時期裡會發生生理性黃疸 ,有病時亦容易出現黃疸。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 1)在出生後 2~ 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 ,在第 4~ 6天為高峰 ,第 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 ;( 2)黃疸有一定限度 ,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佈在面部及軀幹部 ,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 ;( 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 2週末基本上消退 ,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 3周內消退 ;( 4)小兒體溫正常 ,食欲好 ,體重漸增 ,大便及尿色正常。
有下列表現之一時常提示黃疸為病理性 :( 1)黃疸出現得早 ,生後 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疸 ;( 2)黃疸程度重 ,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 ,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於 12~ 15毫克 /分升 ;( 3)黃疸持久 ,出生 2~ 3周後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 ,或減輕後又加深 ;( 4)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 ;( 5)有體溫不正常、食欲不佳、嘔吐等表現者。
一旦懷疑小兒有病理性黃疸 ,應立即就診。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為細胞破壞增多 ,常見因母親與胎兒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或紅細胞葡萄糖 - 6-磷酸脫氫酶缺陷。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頭顱血腫或其它部位出血亦使紅細胞破壞增加 ,引起黃疸。一些細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黃疸 ,感染可發生在宮內或出生後。敗血症、泌尿道感染時黃疸發生率較高。出生時窒息、缺氧或生後胎糞排出延遲者 ,黃疸往往較深。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克汀病 )患兒的黃疸消退常延遲。母乳性黃疸 ,約占母乳餵養的 0.5~ 1%。
生理性黃疸一般毋需處理。生後較早地開始進食可以使胎糞較早排出 ,而且建立腸道的正常菌群 ,從而減少膽紅素自腸道吸收 ,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黃疸。新生兒有黃疸時要避免使用磺胺藥、阿司匹林 ,因這些藥物有利於核黃疸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