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的建議是:三到六個月以內的嬰兒不要曬太陽。 不感興趣的可以打住, 遵囑執行就好。
曬太陽不外乎三個作用:可以退黃疸、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以及治療尿布疹。
1、曬太陽退黃
1958年英國的Cremer提出太陽光可以將不溶于水的膽紅素轉變成溶于水的光紅素, 通過尿液排除, 有退黃的作用, 稱為光療。 光療的效果與光源、暴露的面積和距離有關。 視覺光譜中藍光和綠光效果最佳, 太陽光中也有這些成分。
Advertisiment
但是, 太陽光中的藍色或綠色光成分(輻射量)並不高, 而且不暴露足夠長的時間和足夠大的面積, 如全身扒光, 其實沒有實質性的效果。 要知道, 醫用的藍光箱治療時, 嬰兒幾乎全☆禁☆裸(除了眼部和會陰遮蓋), 燈管距離嬰兒為40cm左右, 而且光照的時間一般超過24小時。 沒有人會將嬰兒整天放在太陽下面吧。
有人會說, 本來黃疸就不重, 照一照減輕一下, 退的快一些就行了, 沒指望太陽光一照就迅速退掉。 可是, 輕症的黃疸不僅對身體無害, 還可能有好處, 為何要退掉?
還有人說, 我的孩子太陽曬了曬, 臉的確白了些。 拜託, 面部才占身體的多少一點?臉上的黃疸退了些, 被治療的只是嬰兒父母而已(我為孩子的黃疸做了點什麼),
Advertisiment
有黃疸, 到醫院監測膽紅素水準最重要。
2、促進維生素D合成
曬太陽的確可以促進合成維生素D, 那是紫外線的作用。 如果隔著玻璃, 約一半的紫外線會被過濾掉, 如果是好一點的玻璃, 還可以防紫外線, 合成維生素D的作用大打折扣。 其實吃維生素D3最為直接, 不用曬太陽。
3、治療尿布疹
尿布皮炎我專門找時間介紹。 預防尿布皮炎最重要的是保持皮膚不要受損、皮膚清潔以及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太陽光只是起到乾燥皮膚的作用, 因此如果要曬太陽, 可以隔著玻璃曬曬, 且要防治太陽光灼傷嬰兒鮮嫩的屁屁。
Advertisiment
曬太陽的壞處
曬太陽還有壞處?大量的研究證實了曬太陽與皮膚癌的關係, 位於熱帶和澳大利亞的一些地區, 皮膚癌的發生率會增高。 1970年代, 人們發現了太陽光線暴露的強度與皮膚癌和其他一些皮膚病的關係, 到1990年代, 證實了紫外線導致皮膚癌的機制。 目前, 歐美國家的人民曬太陽已經稱為一種時尚, 但均建議使用防曬霜。
上面講的是成年人, 嬰兒呢?嬰兒又不會發生皮膚癌。 嬰兒期的確不會發生, 但嬰兒的皮膚薄, 且沒有自主避光的能力, 紫外線的暴露會比我們想像的嚴重。 美國曾經做過兒童皮膚癌的調查, 發現男孩的發生率為百萬分之3.4, 女孩為百萬分之3.9, 與太陽光的累計暴露量有關。
來看看美國兒科學會怎麼建議:
Advertisiment
1、六個月內的嬰兒不應該直接暴露在太陽光下;
2、嬰兒外出時, 衣著要覆蓋全身, 包括四肢, 要戴帽。 衣著要涼爽透氣舒適, 最好棉質;
3、衣物要緻密, 不能採用編織較松的材料。 判斷的方法是, 拿起衣物不透光;
4、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太陽光最強;
5、戴太陽眼鏡;
6、使用防曬霜;六個月以內的嬰兒儘量用衣物遮光, 對不能覆蓋的區域如面部、頸部和手部可以塗抹防曬霜;六個月以上的嬰兒可以全身塗抹防曬霜, 但要避開眼睛。
難以理解, 孩子偶爾需要拍胸片時, 許多家長會因為少量射線的暴露會猶豫不決。 曬太陽卻沒有人質疑。 生活時尚要有, 健康理念也要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