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寶寶口腔不潔 當心鵝口瘡找上門

新生寶寶煩躁不安, 哭鬧不停的時候, 新手媽一定會很抓狂很著急——寶寶到底是怎麼了?快檢查一下寶寶有沒有唾液增多、吸允困難, 甚至有些低燒?如果寶寶有上述症狀, 請檢查寶寶的口腔, 看看是否一些小白點, 或者有白片覆蓋在口腔黏膜處?也許你還能發現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塊大膜, 如果有這些情況, 您的寶寶可能患上了“鵝口瘡”。


什麼是鵝口瘡?

什麼是鵝口瘡?

媽媽們都知道口腔潰瘍, 其實鵝口瘡就是發生在新生兒身上的一種口腔潰瘍。 很多媽媽會發現, 剛出生的新生兒在吃奶的時候會哭鬧,

Advertisiment
不願意吃奶, 或者吃奶時表情很痛苦。 如果媽媽們仔細檢查嬰兒的口腔會發現, 新生兒的口腔上會有一些白色的顆粒, 顆粒不大, 不注意看發現不了。 用紙巾擦拭擦不掉。 這就是鵝口瘡。

鵝口瘡的名字很多, 有人叫它雪口, 也有人叫鵝口、鵝口疳、鵝口白瘡, 而它的學名叫白色念菌病。 它是由真菌傳染, 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於嬰幼兒。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 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 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 或因哺乳乳☆禁☆頭不潔或餵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

白色念珠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 正常人的口腔、腸道、皮膚和陰☆禁☆道等部位也有白色念珠菌存在,

Advertisiment
但一般情況下不會致病, 只有在身體抵抗力下降, 濫用或長期使用抗生素或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情況下才會發病。 新生兒通常是在分娩過程中, 感染母親陰☆禁☆道內的念珠菌而發病的, 也有時是嬰兒接觸了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生活用具如奶嘴、毛巾等而患病。 在濫用廣譜抗生素時, 有可能殺滅了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細菌, 白色念珠菌就會大量繁殖, 醫學上叫做菌叢失調, 這時也會發病。

寶寶是如何感染鵝口瘡的?

追根溯源, 准媽媽有有可能是寶寶患病的源頭。 如果准媽媽產道有念珠菌感染, 那麼正常新生兒出生經過產道時, 接觸到媽媽陰☆禁☆道附近的念珠菌而造成的感染。


寶寶為什麼會感染鵝口瘡?

而在寶寶自身的原因可能是身體抵抗力還不夠強大。

Advertisiment
新生寶寶的口腔黏膜嬌嫩, 抵抗力弱, 稍有擦損, 都會使病菌有機可乘, 侵入寶寶的傷口繼發感染。

寶寶鵝口瘡還可能與盲目用藥有關。 現代醫學證實, 嬰幼兒患口腔念珠菌病還與長期、盲目使用廣譜抗生素、類固醇藥物有關, 造成嬰幼兒體內正常菌群的紊亂。

最後, 餵養寶寶的衛生習慣也可能是誘因。 乳☆禁☆頭不潔或餵養者的手指伸入寶寶口腔內導致感染。 媽媽的內衣、手部的觸摸、毛巾等等都會是造成媽媽乳☆禁☆頭不潔的根源。 而用手指觸摸寶寶的口腔, 則會將致病菌直接帶入寶寶口腔。 帶菌的醫護人員或衛生條件不達標的育嬰室, 都有可能造成寶寶感染致病菌。 忽略用品的清潔消毒。

Advertisiment
玩具、毛巾、奶瓶、奶嘴、尿布……這些和寶寶時刻親密接觸的物品, 如果沒有做到及時的清潔和消毒, 就有可能成為病菌的傳播源。 忽略寶寶的口腔清潔。 寶寶喝完奶後, 須做口腔清潔的工作。 否則存留在寶寶口腔內的奶汁也會因長時間變質導致病菌滋生。

鵝口瘡該如何治療?

治療鵝口瘡的第一要務, 是主要寶寶口腔的衛生。 在寶寶吃奶後可以喂幾口清水, 以清潔口腔。 寶寶所有的奶具都要消毒, 媽媽餵奶前要將乳☆禁☆頭洗乾淨, 接觸寶寶時要洗手。


寶寶鵝口瘡要怎麼治療?

此外, 如果寶寶已經可以吃輔食, 在飲食方面, 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並適當增加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供給, 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Advertisiment

需要提醒媽媽們的是, 治療鵝口瘡不能濫用抗生素也不能塗抹紫藥水。 當寶寶患了鵝口瘡後, 有的母親為消除感染, 常自作主張給孩子服抗生素類藥物。 當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時, 會使一些微生物被抑制或殺死, 從而破壞它們之間的生態平衡。 當那些可以產生抗白色念珠菌物質的微生物數量因使用抗生素而減少時, 白色念珠菌就迅速繁殖, 從而使病情加重。 嬰幼兒尤其是新生兒的口腔黏膜薄嫩, 唾液腺發育不夠完善, 唾液分泌較少, 口腔黏膜乾燥, 長時間塗搽紫藥水後, 可使口腔黏膜更加乾燥而產生潰瘍和明膠樣損害;塗紫藥水後, 口腔黏膜被染成紫色也不宜觀察病情的變化。

有效預防新生兒鵝口瘡的措施

新生兒鵝口瘡是可以預防的,平時只要注意口腔護理,每次餵奶後再喂幾口溫開水,可沖去留在口腔內的奶汁,這樣黴菌就不會生長了,此外,於每次餵奶前,先將乳☆禁☆頭揩淨,雙手也要洗乾淨。新生兒所用食具,應煮沸消毒後才可使用。


鵝口瘡是可以預防的

1、產婦有陰☆禁☆道黴菌病的要積極治療,切斷傳染途徑;

2、嬰幼兒進食的餐具清洗乾淨後再蒸10—15分鐘;

3、哺乳期的母親在餵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暈;而且應經常洗澡、換內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時要先洗手;

4、對於嬰幼兒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寶寶的洗漱用具儘量和家長的分開,並定期消毒;

5、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有效預防新生兒鵝口瘡的措施

新生兒鵝口瘡是可以預防的,平時只要注意口腔護理,每次餵奶後再喂幾口溫開水,可沖去留在口腔內的奶汁,這樣黴菌就不會生長了,此外,於每次餵奶前,先將乳☆禁☆頭揩淨,雙手也要洗乾淨。新生兒所用食具,應煮沸消毒後才可使用。


鵝口瘡是可以預防的

1、產婦有陰☆禁☆道黴菌病的要積極治療,切斷傳染途徑;

2、嬰幼兒進食的餐具清洗乾淨後再蒸10—15分鐘;

3、哺乳期的母親在餵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暈;而且應經常洗澡、換內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時要先洗手;

4、對於嬰幼兒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寶寶的洗漱用具儘量和家長的分開,並定期消毒;

5、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