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寶寶出生的第三天就出院了, 但是昨天換尿布的時候發現有紅紅像血一樣, 反復查找了也沒發現刮傷!是不是寶寶的泌尿系統出了問題啊, 怎麼辦?
嬰幼兒各時期的正常小便
新生兒一般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排尿。 但也有寶寶會在分娩過程中就排出第1次尿, 所以出生後的第1天裡可能不再排尿。 總體說來, 出生頭3天的寶寶, 尿量很少, 與胎便一起混在尿布上, 的確不容易被發現。 但如果出生後48小時確實無尿, 則要考慮有無泌尿系統畸形。
最初幾天, 新生兒的小便中常會有赭紅色尿酸鹽沉渣排出,
Advertisiment
5種異常尿液是疾病徵兆
1、明顯的尿臊味:如果寶寶的小便突然變得有明顯的臊味, 通常可能因為液體攝入量少了、排汗量大, 氣候炎熱等情況, 嘗試適當增加飲水、飲奶, 攝入水分豐富的水果蔬菜, 適當減少高蛋白質和高脂肪的食物。 如無明顯改善, 需要就醫檢查, 排除某些疾病的前期表現。
這是因為正常寶寶新鮮排出的小便是沒有特殊氣味的, 也有說母乳寶寶新鮮排出的小便有淡淡的奶香味。
Advertisiment
2、黃色的尿:排除服用B族維生素的情況, 主要考慮液體攝入不足, 常見於炎熱的夏季。 如補充足量液體後無明顯改善, 應就醫, 排除腎臟疾病等。 寶寶正常的尿液顏色是無色透明或淺黃色的, 在空氣中存放一會後, 會有沉澱物析出。
3、濃茶色的尿:常見於嚴重的新生兒黃疸。
4、乳白色(米湯樣)的尿:寶寶飲水不足, 尿液濃縮, 尿液中的磷酸鹽、尿酸鹽結晶, 會使小便呈現乳白色, 多見於寒冷的冬季, 適當保暖和增加飲水即可。 此外, 當大量進食蘋果、柿子等含磷酸鹽、碳酸鹽較多的食物時, 也會出現乳白色的尿液。
5、粉色的尿:寶寶飲水不足, 尿液濃縮, 尿液中草酸鹽結晶,
Advertisiment
看懂尿常規報告單
寶寶的小便出現異常, 家長不要驚慌失措, 先找可能原因, 必要時請醫生協助檢查診斷。 關於尿常規檢查, 你需要瞭解以下內容:
尿常規報告單以“-”代表結果正常, 以“±”代表結果可疑, 以“+”表示陽性, 並且從“+”到“++++”表示嚴重程度的遞增。
尿蛋白(PRO):正常參考值“-”, 尿蛋白持續增多見於腎臟疾病或發熱、受寒、劇烈活動和特殊體位等。
白細胞(WBC):正常參考值3個/HP(高倍視野)提示鏡下血尿, 常見於泌尿系統感染、結石等。 小兒發熱時, 尿常規也會檢出紅細胞,
Advertisiment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 尿路感染是小兒常見病, 常見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 小寶寶遇到這種情況無法用語言表達, 家長也難以判斷。 如果有不明原因的發熱、煩躁、哭鬧、胃口差等症狀時, 醫生建議給寶寶檢查尿常規, 家長千萬不要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