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降生後, 由於環境的改變, 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生理變化, 一些父母不瞭解, 常以為孩子生了病。 如果瞭解了這些變化, 就不必憂慮了。
Advertisiment
圖片來源於領育網
新生兒常見的生理改變有:
生理性黃疸:約有50~70%的正常新生兒, 在出生後的2~3天, 會出現皮膚、鞏膜黃染, 第4~6天最重。 足月兒在生後10~40天消退, 早產兒可延遲至第3周才消退。 發生生理性黃疸的原因主要是膽紅素產生過多, 肝臟酶系統發育不完善的緣故, 毋需治療。
假月經(陰☆禁☆道出血):有的女嬰出生後, 於第5~7天, 可見陰☆禁☆道少量出血, 持續1~2天自止。
乳腺腫大:男女嬰兒皆可見, 多在出生後3~5天出現。 大小如蠶豆至鴿蛋, 一般於生後2~3周消退。 原因也是孕婦雌激素對胎兒影響中斷所致。 不可強力擠壓, 以免造成繼發感染。
Advertisiment
圖片來源於領育網
板牙:又稱“馬牙”, 表現為新生兒上齶中線上和齒齦切緣出現黃白色小斑點, 常在生後數周到數月內自行消失。 發生原因是上皮細胞堆積或粘液瀦留腫脹的緣故。 切勿挑破, 以免感染。
螳螂嘴:新生兒兩側頰部出現脂肪墊隆起, 對吸奶有利, “俗稱螳螂嘴”, 不必治療, 切忌挑割, 以免招至感染。
新生兒脫髮:大多數新生兒在出生後的2~3周內發生顯著脫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