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洗澡頻率
如果嬰兒的尿片換洗得當, 其實他們是不用每天都洗澡的。 據說在孩子一歲期間, 每週洗三次澡是很好的。 當寶寶變得愛動時, 比如會爬, 會走路了, 那麼洗澡頻率就要多起來。 另外開始食用固體食物的嬰兒也是讓孩子頻繁洗澡的一個理由, 這種情況要直到嬰兒學會了怎樣使用勺子並直接把食物送進嘴巴裡, 以至於固體食物不掉落到孩子皮膚的褶皺處。 且不談洗澡頻率, 洗澡的水溫和洗澡的房間都會讓孩子興奮不已。
2.沐浴方法
在孩子剛出生的那幾周, 只需要給寶寶擦澡即可,
Advertisiment
3.溫度
洗澡的水溫根據不同的嬰兒是可以變化的。 推薦寶寶洗澡水的溫度應該控制在華氏90到100度之間(38-40攝氏度之間)。 父母可以用手肘部或腕部來試水溫。 簡單的手部接觸並不能準確的感應水溫, 同時手部對水溫的敏感度也沒有嬰兒的整個身體對水溫的敏感度高。 父母可以使用溫度計或者是比較複雜的浴缸溫度監控器,
Advertisiment
4.警告
水溫太高或太熱很容易燙傷寶寶的敏感肌膚。 在洗澡的時候, 嬰幼兒的皮膚不應該變紅。 當把嬰兒放入浴缸中, 寶寶可能會稍微哭鬧一下, 但如果在整個洗澡過程中都一直哭鬧不止的話, 這可能表明洗澡水溫度要麼過冷, 要麼過熱, 或者是寶寶本身不喜歡洗澡。 冷水可能會讓嬰兒顫抖或者嘴巴, 手指及腳趾變藍。
除了給寶寶提供舒適的洗澡水溫, 還應該讓寶寶的洗澡間溫度適宜。 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 他將會更加有效的來調節自己的體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