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寶寶缺氧或導致寶寶驚厥

爸爸媽媽們知道嗎?呼吸道疾病、新生兒溶血症等等疾病都可能造成新生寶寶出現窒息的現象。 而新生寶寶窒息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的表現, 那麼爸爸媽媽們應該如何對新生寶寶進行護理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瞭解瞭解吧!

引起新生兒缺氧的原因

(一)母體與胎兒間血液氣體交換障礙 ①臍帶血流受阻:如臍帶脫垂、繞頸、打結、壓迫、扭轉而造成胎兒供血不足或供血中斷而引起缺氧, 使中樞受抑制以致發生窒息。 ②胎盤氣體交換障礙:如胎盤功能不全、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低位胎盤等。 ③胎盤的母體側面灌流不足:如妊娠高血壓、出血、嚴重貧血、休克以及慢性心、肺、腎疾病或分娩過程中使用麻醉、鎮靜藥物等。

Advertisiment

(二)分娩過程異常 ①胎頭過大或母親骨盆過小, 胎兒位置不正、急產、產程延長、宮縮過強或因產鉗助產等均可抑制呼吸中樞。 ②產傷引起膈肌麻痹、氣胸、縱隔氣腫、胸導管撕裂造成乳糜胸等致窒息。 ③胎兒經過產道時吸入羊水或血液, 使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

(三)胎兒本身的疾病呼吸道、心血管的先天畸形、新生兒溶血病、嚴重貧血、代謝及電解質的紊亂以及肺透明膜病、嚴重感染等, 均可造成窒息。

新生寶寶缺氧或導致寶寶驚厥

新生兒缺氧的表現

(一)多為足月適於胎齡兒、具有明顯宮內窘迫史或產時窒息史。

(二)意識障礙是新生兒缺氧的重要表現。

Advertisiment
生後即出現異常神經症狀並持續24小時以上。 輕型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意識減退、昏迷或木僵。

(三)腦水腫徵候是圍產兒新生兒缺氧的特徵, 前囟飽滿、骨縫分離、頭圍增大。

(四)驚厥:多見於中、重型病例, 驚厥可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 陣攣型和強直性肌陣攣型。 發作次數不等, 多在生後24小時發作, 24小時以內發作者後遺症發病率明顯增加。

(五)肌張力增加、減弱或鬆軟。 可出現癲癇。

(六)原始反射異常:如擁抱反射過分活躍、減弱或消失。 吸吮反射減弱或消失。 重症病例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 有呼吸節律不齊、呼吸暫停、以及眼球震顫、瞳孔改變等腦幹損傷表現。

如何護理缺氧新生兒

一、首先要保持安靜的室內環境,

Advertisiment
更不要經常抱動或移動寶寶。

二、要注意保暖, 過熱容易使寶寶水分丟失, 出現脫水熱;過冷出現體溫不升或新生兒硬腫症。 冬天裡寶寶居室理想溫度應在18-22度。 如無條件可用熱水袋放在新生兒繈褓周圍, 水溫40-60度, 1-2小時換水一次, 使寶寶體溫維持在36-37度之間。 還要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

三、要仔細餵養, 也可用1:1、2:1至3:1的牛奶與水的比例, 加5%糖水的牛奶餵養寶寶, 並逐漸增加牛奶的比例, 以少量多次為主, 不宜一次喂得太飽, 以防嘔吐、誤吸, 發生吸入性肺炎、窒息的危險。 喂牛奶的寶寶要及時補充鈣劑及魚肝油。

四、要防止感染。 新生兒所在的房間人員流動要少, 有傳染病、皮膚感染或正患感冒的親屬應儘量避免與寶寶接觸。

Advertisiment
同時要加強臍部、臀部及口腔的護理, 從而保證寶寶的健康成長。

小編總結:讀完這篇文章以後, 爸爸媽媽們應該知道如何護理曾經有過窒息經歷的寶寶了吧!當寶寶出生時受阻或者是患上某些疾病, 都有可能讓寶寶出現窒息的情況。 寶寶缺氧可能讓寶寶的身體出現一些異常情況, 爸爸媽媽們在護理的時候要講究技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