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寶寶一降生, 身體都有個小傷口, 那就是臍帶斷開的地方。 多數寶寶的臍帶在出生後10至14天自然乾燥脫落, 但是有些寶寶的臍部卻出了問題。
臍炎主要是臍帶殘端被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 雖然臍炎看似不嚴重, 但是由於新生寶寶免疫功能比較低, 感染很容易擴散蔓延, 臍部周圍的軟組織都能受到感染, 嚴重的可以導致腹膜炎甚至敗血症。
媽媽看到寶寶的臍部及臍周皮膚紅腫, 臍部有少量分泌物, 臍窩濕潤、流水, 就要警惕寶寶得了臍炎, 病情嚴重的寶寶臍部可流膿, 伴有腥臭味。 患臍炎的寶寶可能有發燒、反應差、不愛吃奶、嘔吐、黃疸加重等症狀。
Advertisiment
如果臍炎比較輕微, 寶寶的精神反應如常、吃奶也好, 可以局部塗碘伏, 或先用碘酊再用75%的酒精擦拭臍帶、臍窩及周圍皮膚, 每天2~3次。 如果感覺臍炎比較嚴重, 要立即去醫院, 及時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臍茸它是胎兒時期的卵黃管(臍帶的組成部分之一)閉塞後, 遠端黏膜的殘留物。 另外, 臍帶脫落後, 一旦引發了臍炎, 反復的炎症刺激也會造成局部肉芽組織增生, 形成臍茸。
媽媽可以發現寶寶的肚臍中央有個黃豆大小粉紅色的柱狀小突起, 表面濕潤, 不小心碰到時可有血性分泌物。
媽媽不要擅自治療, 要去醫院處理。 小的臍茸一般採用硝酸銀局部燒灼, 較大的臍茸則需要手術治療。
Advertisiment
臍部本身就是個薄弱點, 因為胎兒時期有3條臍血管通過, 寶寶出生後, 隨著血管的萎縮, 臍部才閉合, 但是由於寶寶的腹肌及其前後鞘還沒有完全閉合, 當腹壓增大時, 腸管便會從這部分突出來, 形成臍疝。
臍疝的症狀非常明顯, 在寶寶臍部鼓出一個圓形或卵圓形的包, 有時大些有時小些, 皮膚顏色正常。 寶寶劇烈哭鬧、咳嗽、用力排便時, 這個包會比較大, 安靜時則比較小, 媽媽用手指輕輕壓一壓, 這個包就能回到寶寶腹腔裡。
臍疝的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 男寶寶比女寶寶多, 大約15%的新生兒都會發生臍疝, 但一般沒有不適感, 不影響吃奶, 生長發育正常。
臍疝可以先不急於治療, 大部分寶寶是可以自愈的,
Advertisiment
如果鼓出的大包變硬, 無法回縮, 有觸痛, 而且伴有劇烈哭鬧、嘔吐等, 則需要立即就醫。
新生寶寶臍部護理6要點1.寶寶的臍部最需要的是清潔和乾燥, 即使臍帶還沒有脫落, 也完全不需要覆蓋紗布, 媽媽每天用75%的酒精輕輕擦拭寶寶的臍帶根部1至2次即可。 注意:護理臍帶前媽媽要洗淨雙手, 擦拭時將臍帶輕輕提起, 防止皮膚褶皺部位擦拭不到。
2.臍帶脫落以前, 給寶寶洗澡時不要將全身浸泡在水中, 防止洗澡水污染臍部引起感染。
Advertisiment
3.臍部要儘量少受到摩擦, 不要將臍部包裹在尿布或紙尿褲裡面。
4.寶寶拉了或尿了以後要及時換尿布, 防止臍部被大小便污染。
5.每天看看寶寶的臍部是否有異常, 如果出現紅腫、流水、滲血、異味等, 要及時去醫院診治。
6.如果寶寶的臍帶遲遲不脫落, 媽媽不要用力拉扯, 需要請醫生説明處理。